國際要聞

評論:塔利班接管阿富汗 北京想分一杯羹

澳大利亞新聞網週日(8月22日)刊登一篇評論文章說,塔利班接管阿富汗後可能獲得豐厚的回報,而北京也想從中分一杯羹,因為阿富汗境內擁有一個應對氣候變化需要的資源寶庫。圖為中共外長王毅(右)7月28日在天津會見阿富汗塔利班負責人,引起國際輿論關注。(AFP)

【大紀元2021年08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澳大利亞新聞網週日(8月22日)刊登一篇評論文章說,塔利班接管阿富汗後可能獲得豐厚的回報,而北京也想從中分一杯羹,因為阿富汗境內擁有一個應對氣候變化需要的資源寶庫。

塔利班8月以難以置信的速度占領阿富汗全境,結束西方國家20年來的扶持政權,震驚世界。

「北京已經準備好步入阿富汗的權力真空。」評論寫道,中共外交部使用了一些「有趣的用詞」——呼籲世界「尊重阿富汗人民的選擇」。

聽評論:

(聽更多請至「聽紀元」

「阿富汗塔利班已多次表示,他們希望與中國發展良好的關係,期望中國參與他們的重建和發展,並且絕不允許任何勢力利用阿富汗的領土來傷害中國,」中共發言人補充說,「我們對此表示歡迎。」

就在塔利班發動攻擊、奪取阿富汗政權前,塔利班領導人剛訪問北京回來。

當然,與伊拉克和敘利亞的戰爭一樣,阿富汗表面之下還有更多的事。

評論說:「就阿富汗而言,它有可能為中國提供一條通往伊朗重要油田的陸路通道。山地地形使得運輸非常困難,但通過管道輸送石油可以減少北京對其油輪穿越馬六甲海峽的擔憂。

「同樣重要的是鐵、鎳、銅和金的礦物儲備。這些基本上未開發的資源有可能成為(北京的)供應來源,替代像澳大利亞這樣遙遠的、不馴服的供應國。」

阿富汗礦場中最主要的是稀土礦物,包括鑭(用於照明)、鈰(拋光和自潔爐)和釹(小型磁鐵)。地質學家認為,阿富汗可能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鋰礦藏,估計價值在1萬億到3萬億美元之間。

有三個國家生產的鋰、鈷和其它稀土占世界供應量的75%以上,分別是中國、剛果和澳大利亞。而中國自己控制世界上90%的稀土加工能力,北京在與西方的貿易戰中,正在利用這種市場支配地位。

鋰與鎳和鈷一樣,對現代可充電電池至關重要。這些稀有礦物是利用技術扭轉氣候變化、轉為更清潔能源的基礎。

阿富汗的採礦活動一直受政府限制。礦業每年為阿富汗經濟貢獻約10億美元。分析家們說,其中約有30%至40%被腐敗和軍閥收取「保護費」的行為侵蝕。

根據聯合國的最新報告,塔利班在奪取阿富汗政權前,其資金來源主要依靠海洛因出口,占領區域內大量種植罌粟,並對此徵稅。此外,它還控制了阿富汗大量的採礦業,主要開採煤炭、礦石、大理石以及稀土和寶石,它獲得的採礦業收入甚至超過阿富汗政府。

塔利班還通過敲詐勒索,跟公司收取保護費,綁架居民索要贖金,來獲得收入。甚至還有些同情伊斯蘭主義的國外富人和所謂非營利組織也在為他們提供捐款。

責任編輯:李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