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焦點

台醫師籲 「緊急事故避難疏散」納入戰時演習

韓國梨泰院發生踩踏事件,有民眾為罹難者獻花致意。(Jung Yeon-je / AFP)

【大紀元2022年10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台灣台北報導)韓國首爾龍山區梨泰院29日晚間發生「踩踏事故」為何造成嚴重傷亡?民眾該如何自救?大型活動緊急救護協會創會理事長、台北醫學大學急診學科教授高偉峰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表示,本次事故死傷嚴重原因,包括人潮未妥善控管,一旦一人跌倒就前仆後繼,造成「創傷性窒息」短短10秒內人會昏厥;應在人潮堵塞「瓶頸處」設置安全通道。並呼籲政府將「緊急事故避難疏散與撤離計畫」納入戰時演習,「這點很重要!」

韓國首爾萬聖節活動爆發嚴重推擠踩踏事件,造成逾百人死亡。曾協助辦理台國內跨年晚會與媽祖進香醫療的醫師高偉峰表示,每年世界各地都會發生群眾集會踩踏事件,如麥加朝聖、2014年上海跨年踩踏事件等,而台灣也曾發生演唱會、跨年推擠導致民眾骨折,「一般發生在入場群眾衝搶搖滾區,還有離場人群在出口處推擠塞住」。

高偉峰指出,大型活動必須進行人流管理,場地總留容人數,原則上1平方公尺容納4人,超過就會有推擠踩踏風險,然而「這次首爾人數肯定超過容納限制的兩、三倍以上」。

此外,梨泰院萬聖派對,瞬間10萬人湧入狹小巷弄與斜坡。高偉峰說,樓梯、斜坡最容易跌倒,造成骨牌效應;大型活動傷亡最嚴重會造成心臟停止,集會目的或因政治、宗教、明星等,參與者情緒激動、興奮,加上夜深、酒精等催化,比例上「一百萬人會有一個人心臟停止」。

他說,許多踩踏事件搶救過程,發現傷者臉部與上肢發紫,主因是踩踏到脖子或擠壓前胸,造成「創傷性窒息(traumatic_asphyxia)」,上腔靜脈、頸動脈血液無法回流心臟,造成腦部缺血,5~10秒內人就會喪失意識。另一種是呼吸道閉塞,吸不到空氣2~3分鐘後會缺氧。

高偉峰呼籲,台灣目前缺乏千人以上大型集會活動相關立法,應參考美國建置(Mass gathering)大型活動群眾管理法,「尤其今年是選舉年各地選舉造勢,還有即將到來的跨年晚會」,相關單位必須謹慎以對。

民眾需具備戰緊急疏散常識

如果不幸發生踩踏事件,高偉峰建議,民眾第一時間要保護「頸部」與「胸腔」,接著,進行現場急救,警察立即在堵塞「瓶頸點」疏導人潮,如「摩西分海」讓出急救後送通道,把握搶救時機。

因此「活動事前安全規劃很重要」,高偉峰指出,主要進出通道人潮分流設置「安全通道」,另外,主辦方人員、甚至民眾要具備緊急應變訓練與常識準備,才能降低死傷率。

這次梨泰院現場一堆人「堆疊」卡4公尺寬巷道中,對照「台灣西門町、東區巷弄,如出現這類大型群聚踩踏事件」,後果恐不堪設想。

黑熊學院共同發起人何澄輝向《大紀元時報》表示,群眾動力學順向撲倒骨牌效應,承受重力擠壓,被困者起身都困難,這時營救者必須像撥洋蔥從外圈慢慢紓解「人團」,現場營救者要有特殊訓練,不能用蠻力硬拉出受困者,「可能導致四肢脫臼甚至斷肢」。

值得提醒的是,「俄烏戰爭」爆發,台海情勢也備受矚目,高偉峰提到,「戰時、地震等災難時緊急撤離疏散,民眾上車、船等運具發生推擠傷亡,或空襲大樓,人潮擠入逃生梯,「民眾不是被砲彈傷及,而是逃生過程被踩死」。呼籲政府與民眾應格外重視「緊急事故避難疏散與撤離計畫」,並納入戰時演習,「這點很重要!」

責任編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