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

桃市公車票價凍漲維持18元 市府吸收票差

交通局長劉慶豐說明,桃園公車營運及優惠方案。(桃園市府新聞處提供)

【大紀元2022年02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建霖台灣桃園報導)桃園市長鄭文燦23日主持市政會議,聽取交通局「桃園市區汽車客運基本里程運價調漲,公車票價凍漲」專題報告後表示,配合桃園市區汽車客運審議委員會2021年8月10日通過公車合理營運成本調整為每公里45.881元,公車基本里程起程票價由18元調整為20元;為提高公車搭乘率,公車票價將凍漲維持18元,市府每年將編列2.63億元預算吸收票差補貼客運業者。

客運業者也必須每月從票差補貼款中提撥予駕駛員2,000元薪資補助,增加其就業意願,同時提高公車設施設備妥善率、駕駛員服務態度,以提升公車服務品質。鄭市長強調,市府逐步規劃、推動實質協助業者的方案,盼達到「撐住客運、找回駕駛員、提高公車使用率」等三大目標,鼓勵市民朋友多搭乘公車運輸,給予業者更多支持。

鄭文燦指出,觀察近期運輸趨勢,乘客多選擇搭乘小客車,公車行業也受疫情影響,出現高離職潮的駕駛荒,造成業者人力調度困難及衍生交通幹線壅塞的惡性循環。因此在疫情期間,市府動用第二預備金編列4,320萬元經費,給予每位登記於桃園市客運(含幸福巴士)駕駛員每月4,000元薪資補貼,若再加上上述票差補貼駕駛2,000元薪資補助政策,預計每位駕駛員每月可加薪6,000元,希望相關的補貼政策,能協助業者招募、留住駕駛員人力,強化駕駛員穩定性,達到增加班次,提升營運密度的目標。

桃園推動市區汽車客運票價及駕駛薪資補貼政策。(桃園市府新聞處提供)

交通局長劉慶豐表示,2014年至2021年間,市府加強改善公車候車環境,汰舊換新傳統站牌,建置新式站牌數量由511處增加至1,968處(智慧型站牌852處、集中式站牌1,116處),數量提升3.85倍;公車候車亭數量則由117座增加為432座,數量上升3.69倍;另建置新式候車亭420座(含原鄉特色候車亭20座、龍潭客家特色候車亭18座),預計2022年度再建置45座,並配合2020年建置的「公車候車設施風險管理平台」,系統化管理全市公車候車設施,提供市民更優質便利的候車環境。

關於桃園公車營運及優惠方案,劉慶豐指出,桃園市2017年推動「市民卡市區公車基本里程買一送一」及「票價上限」;2018年實施「市民卡搭市區公車與桃園捷運雙向轉乘優惠」「捷運環北站(A21)至中壢車站(A23)接駁公車免費」等乘車優惠措施,藉此提升公車運量,市區公車運量也因此成長571萬人次(10.66%),居全國第一,並獲2017年度交通部公路總局「金運獎」第一名肯定。

劉慶豐談到,2017年至2019年,市府透過免費公車營運資料進行大數據分析,通盤檢討路線績效指標,進行轉型、停駛、縮駛或路線整併等評估,原有88條免費公車路線中,有50條路線維持免費公車、17條路線停駛、21條路線轉型為市區公車或幸福巴士,轉型後的市區公車單月運量及幸福巴士服務單位皆顯著成長,因此獲得2020年度「傑出交通運輸計畫獎」殊榮。◇

責任編輯: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