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俄軍的戰地偵查和通訊系統處劣勢

俄軍的作戰模式高度依賴戰地實時偵查和高效的戰地通訊系統。圖為示意圖。(U.S. Air Force photo by Staff Sgt. Robert Hicks)

【大紀元2022年03月14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張明健綜合報導)俄軍在烏克蘭境內作戰中仍延續二戰模式,運用大規模摩托化裝甲軍團推進,而此種模式高度依賴戰地實時偵查和高效的戰地通訊系統。

戰地實時偵查和戰地通訊系統猶如人的眼睛和耳朵,但顯然,俄軍的眼睛和耳朵遭到破壞。

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3月7日在臉書、推特發布的一段影片顯示,在漆黑的夜晚,疑似軍艦搭配的直射火炮不斷射擊,亮光劃破夜空,擊中烏克蘭軍方確認的俄羅斯海軍22160型畢可夫號巡邏艦。

自俄烏開戰以來,俄軍導彈時常偏離目標,多次打到平民區或無人居住的森林,顯示俄軍導彈的制導系統精度不佳,或受到嚴重干擾。

同時,從烏克蘭官方與民間發布的圖像顯示,有眾多的俄羅斯裝甲戰車、坦克被單兵肩扛武器摧毀,展示出烏軍對俄裝甲部隊進行了精準的襲擊,並有效拖慢了俄軍的推進速度。

烏克蘭軍方公布的戰果包括,已擊斃12,000多名俄羅斯士兵,摧毀俄軍1,200多輛裝甲戰車、360多輛坦克和80多架直升機。

對戰地實時偵查與掌控能力方面,烏軍明顯占據優勢。

而同樣致命的,戰地通訊系統失靈也正在困擾著俄軍。據一些戰報顯示,烏克蘭境內的俄軍正被迫使用烏克蘭民用通訊系統。

被烏克蘭軍隊截獲的一名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官員的電話暴露出,開戰以來,俄軍已失去了所有安全通訊線路,他們不得不使用烏克蘭當地民用電話網做軍事用途。

調查性新聞機構Bellingcat的執行董事克里斯托‧格羅澤夫(Christo Grozev)在其推文中表示,在烏克蘭的FSB官員詢問上司是否可使用安全的Era系統通話,上司回答Era系統停擺。這導致一名少將暴露了自己的位置而被烏軍擊殺。

在開戰之初,俄羅斯聲稱烏克蘭的指揮系統基本被破壞,但戰爭開始至今,烏克蘭軍隊的指揮、通訊系統仍然正常運作,各地戰報與即時畫面能迅速傳遞到軍事單位匯總分析。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美國便加強了與烏軍方的情報分享。據《華爾街日報》3月9日報導,美國白宮已經修改了五角大樓和美國間諜機構向烏克蘭政府發送情報數據的現有指南,以便為信息共享掃除程序障礙。

外界猜測,烏軍在戰場上占優的偵查能力與美國的支持有關。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