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

輸入型通膨壓力大 前4月台進口能源漲7成

【大紀元2022年05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原彰台灣台北報導)台灣面臨輸入型通膨壓力,主計總處在30日發布國情統計,顯示今年1-4月平均我國新台幣計價的進口能源類原料物價指數年漲71.8%,不過國內油料費有緩漲機制,漲幅較國際油價和緩,舒緩國內物價上漲的壓力。

主計總處說,國際能源受全球景氣、生產國供應量、地緣政治情勢,以及市場投機等因素影響,價格波動劇烈。今年各國經濟陸續重啟,原油、煤、天然氣等國際能源因需求擴增,且受俄烏戰事影響,價格進一步飆高,3 月漲至每桶113.5 美元後持續居於100 美元以上之高檔,1-4 月平均 99.6 美元,較上年同期漲 63.8%。

另外,澳洲紐 卡斯爾港(ICE-Newcastle)煤價 110 年平均每公噸 136.7 美元,年漲近 1.3 倍,今年 1-4 月平均較上年同期漲逾 2 倍。荷蘭 TTF 基準天然氣價格 110 年平均每百萬英熱單位 47.8 美元,年漲近 4 倍,今年 1-4 月平均漲超過 4.3 倍。觀察今年 5 月前 20 日平均資料, 國際能源價格仍高。

主計總處說,我國能源需求高度仰賴進口,進口價格受國際行情及匯率波動影響甚鉅。就新台幣計價的進口能源類原料,包括:原油、煤、液化天然氣的物價指數觀察,漲跌走勢與國際能源價格相仿,2021年較2020年漲 47.6%,今年 1-4 月平均較上年同期漲 71.8%。

他們說,國際能源價格上漲,漸次帶動國內終端商品價格上揚,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中,以油料費及燃氣首當其衝,其中油料費因國內浮動油價調整機制及油價平穩措施,加上調 降汽柴油貨物稅,漲幅較國際油價和緩,2021年平均漲 22.1%,今年 1-4 月平均漲 16.9%; 天然瓦斯售價也因政府的穩定物價政策,2021年 6 月起即停止調升,今年 1-4 月平均僅 漲 3.8%。政府針對民生能源價格的緩(凍)漲措施可部分舒緩國內物價上漲壓力。

責任編輯:呂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