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

血管成形術和心臟支架的風險與好處

在醫院,血管成形術和支架置入術會頻繁採用。(Shutterstock)

儘管有明確的證據表明血管成形術(Angioplasty,又稱「球囊血管成形術」)和支架置入術的益處微乎其微,但對於非急診冠狀動脈疾病的患者來說,血管成形術和支架置入術仍被頻繁採用。例如,血管成形術並不能預防心臟病發作或死亡,但多達90%的患者誤以為血管成形術能降低心臟病發作的機率。但與此同時,心臟病專家並不愚蠢,那些推薦患者接受支架治療的人和進行手術的人並不相信這一點。那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心臟病專家的焦點小組已經記錄了知識與行為之間的鴻溝。儘管他們知道有相反的證據,但他們還是推薦並實施PCI(血管成形術和支架),因為他們多少相信這種方法能以某種不明確的方式幫助患者。醫生們傾向於為這種無證據支持的方法辯護,我知道數據顯示這種方法沒有任何益處,但他們關注的是做這種手術有多容易,以及認為通暢的動脈更好,即使這實際上並不會影響治療效果,同時將風險降到最低。我的意思是,這種手術的致死率僅為1/150。

也可能是醫生對相關統計數據掌握得太少,無法充分告知病人。無論如何,我們現在面臨的是溝通失敗。因此,我們開發了一些工具。例如,一份知情同意書樣本,其中列出了潛在的益處和風險,甚至列出了您的醫生做了多少次手術以及你的自付費用。但請注意,還有很多空白需要填寫。有哪些具體數字呢?

梅奧診所(The Mayo Clinic)提出了一些原型決策工具。就益處而言,在心臟中放置支架可以預防心臟病發作或死亡嗎?答案是不能,支架不會降低心臟病發作或死亡的風險,但一週後,接受支架治療的人表示他們至少感覺好多了,然而一年後,連症狀緩解的益處就消失了。看來,這樣治療的好處是暫時緩解胸痛,那麼風險有多大呢?

在支架手術過程中,每100人中,有兩人會出現出血或血管損傷,有1人會出現更嚴重的併發症,如心臟病、中風或死亡。在支架植入後的第一年裡,因為需要服用血液稀釋劑來避免心臟內的異物出現問題,會有3位患者出現出血事件。這種治療並不總是有效,還會有兩位患者的支架被堵塞,導致心臟病發作。

世界頭號支架製造商對此有何看法?他們承認證據表明支架並不能延長人的壽命,但長壽被高估了。他們會說:看,如果我們只關心活得更久,那麼整個醫學學科都會消失,那為什麼要去看牙醫呢?當然,不同之處在於,看牙的患者中80%的人不認為補牙會挽救他們的生命,就像他們誤認為支架能救命一樣,而且看牙醫出事的概率連1%都沒有。

支架公司通過此類廣告積極地進行誤導:「打開你的心扉,打開你的生活」,「生命之門敞開」,「自由從這裡開始」。他們的電視廣告提到了一些副作用,事實證明他們漏掉了另一些副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他們給人以錯誤的印象,以為支架不僅僅是昂貴且有風險的暫時緩解症狀的創可貼。但緩解症狀有什麼錯呢?看看那些笑臉。即使好處只是緩解症狀,而且持續時間不長,如果人們認為這樣的好處大於風險,那又有什麼問題呢?

如果我告訴你,即使症狀緩解也可能只是一種精心設計的安慰劑效應,你可以通過假手術獲得同樣的緩解;那麼,這樣的治療真的沒有任何好處嗎?我們在下一篇就看看科學是怎麼說的。

英文報導請見英文《大紀元時報》:Angioplasty Heart Stent Risks Versus Benefits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李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