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焦點

高雄爭取台積電1.4奈米廠 再生水量還可增10萬噸

【大紀元2023年10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袁世鋼台灣高雄報導)為滿足台積電100%使用綠能的需求,高雄市府規畫北高雄兩座再生水廠每天供水10.5萬噸。高市府水利局長蔡長展23日表示,目前掌握充足的汙水來源,北高雄兩再生水廠未來還可再額外供水10萬噸,若台積電1.4奈米廠規劃設在北高雄,一定可滿足用水需求。

李柏毅表示,水利局過去主要都是在處理防洪治水、滯洪池等工作較多,但高雄市長陳其邁上任後,水利局首要業務變成水資源開發,例如從大樹區高屏溪畔開發伏流水,就是要展現給市民、產業看,高雄的民生用水、產業用水都相當充足;且橋頭、楠梓兩個再生水廠預計分別在2028年、2026年可開始提供產業用水,未來不會排擠民生用水。

蔡長展補充說明,當初市府在規劃再生水時「跑在非常前面」,台積電28奈米廠全期需水量是8萬噸左右,但2奈米廠一、二期總需水量是10.5萬噸,將由橋頭、楠梓再生水廠分別供水3.5萬噸、7萬噸支應,供水時程經過非常詳細的討論,配合台積電建廠時程規劃,已經準備好了。

李柏毅關切,假設台積電1.4奈米也落腳高雄,水利局是否有因應計畫?蔡長展表示,楠梓再生水場是使用原本高雄汙水區的汙水,現在的源水是來自自由路跟同盟路的汙水幹管,而這條幹管的水量未來還可再多產製10萬噸再生水,合計有20.5萬噸;水利局內部已有討論,掌握足夠的汙水,若台積電要在北高雄設新廠,一定可以滿足用水需求。

李柏毅強調,高雄市的水資源規劃走在各縣市前面,橋頭及楠梓兩座再生水廠每天產水量未來還可再增加1倍,他要對市府投入所需設備、經費表達支持,也希望高雄市政府能清楚的讓台積電、高科技產業等需水企業了解「水沒問題」。

市議員黃柏霖也說,高雄未來要走向淨零城市,許多先進的國際企業都要使用綠電、再生水,無論台積電1.4奈米廠有沒有來,未來還很多國際大廠會進駐,他肯定水利局目前的作法,「豫則立,不豫則廢」。◇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