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台日觀光逆差 學者指四原因

圖為觀光客在日本京都拍照。(FRED MERY/AFP via Getty Images)

【大紀元2023年10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紫馨台灣台北報導)疫情解封、國境開放將近一年,台灣觀光逆差持續擴大,甚至超越疫情前。據統計,台灣民眾出國人次是來台旅客人次近兩倍,尤其日本的觀光逆差更超過五倍。對此,台學者指出四大原因,包括機票價格與時段、地緣政治因素、旅遊品牌塑造,以及交通的便捷性。

根據前瞻觀光政策研究室統計分析,2019年疫情爆發前,日本出境到各國人次前三名分別為韓國的327萬人次、台灣的216萬人次,以及泰國的180萬人次,不過台灣國境開放至今已近一年,日本旅客8月來台恢復率卻僅48%。

圖為桃園國際機場。(中央社)

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副教授黃正聰指出,8月日本旅客來台的恢復率只達48%,外界普遍解讀是因為日幣貶值。但同樣是日本貶值,日本旅客到韓國已恢復到97%、到越南是83%、菲律賓及泰國是68%,應更深層的探討日本旅客不回來的原因。

對於影響日客來台因素,黃正聰分析四個原因,首先是機票價格與時段,機票價格上漲70%、航班客滿90%、紅眼航班多。相較韓國距離近、機票費用占比低;東南亞則是廉航居多。黃正聰建議,航空公司可否撥些資源配合觀光發展,例如增加適合日客時段的班機,或保留部分機位給日本旅客。

其次是地緣政治因素,黃正聰表示,日本人保守謹慎,中共飛機繞臺易造成心理負擔,相較韓國大力營造友好日本,也促成旅客轉向韓國;接著是旅遊品牌塑造,台灣長期主打夜市及美食,應該要營造新主題、新意象、新元素,疫後旅遊族群年輕化,韓國主打美容及影視娛樂更具吸引力。

最後是交通的便捷性,黃正聰說,自由行旅客比率逐步上升,但全台只有大台北地區的大眾運輸較便捷,到中南部自由行難度很高。高鐵、台鐵、客運各自獨立,整合度與日本相比有落差。◇

責任編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