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

ECFA 若終止 台政院:衝擊石化、鋼鐵業

圖為基隆港。(江淑靜/大紀元)

【大紀元2023年11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原彰台灣台北報導)中共揚言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早收清單優惠,外界認為,這是其對台經濟施壓企圖影響選情的手段。在8日立法院上,立委關切ECFA終止對台灣產業別帶來的影響,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說,目前評估石化、工具機、鋼鐵幾個領域,所受影響衝擊最大。

在8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上,立委莊瑞雄說,中共對台灣進行貿易壁壘調查,甚至對台商進行整肅,「中共每次碰到台灣總統大選,使出的手段總是特別多。」他說,甚至連有意參選總統的郭台銘,其過去代表的企業都遭到中共「查水表」。

莊瑞雄說,「我相信政府致力於翻轉台灣經貿過度依賴中國的困境,去開拓很多新興市場,且認識到跟中國市場脫鉤的重要性,以增加去風險的能力。」

不過,他說,中共近兩年對台灣以商逼政的作風「越來越強硬」,政府應有措施去協助台商度過難關。

李孟諺說,這幾年在分散市場方面做出許多努力,以新南向市場而言,雙邊貿易規模已經達到倍增的成長,從過去的九百多億美金增加到一千八百多億的規模,對中國的出口佔比則從43%降低到35%。水果等產品對中國的出口佔比,也則原來的八成降低到一成以下。

他說,因應中共可能會取消ECFA早收清單,目前評估,包括:石化、工具機、鋼鐵等領域的衝擊最大。不過,石化並不完全是ECFA的問題,還有中國自己的石化廠大量開出產能,「所以石化產業可能會像過去台灣的太陽能產業一樣,面臨中國大量生產的削價競爭。」

李孟諺說,經濟部正在積極跟相關產業與工會展開座談,敦促他們分散市場並強化自身產品得獨特性,包括:朝向智慧化、綠能化等方向提升產業層級,政府也在研擬相關的產業協助措施。

另外,莊瑞雄說,中共知道各國都在對他們去風險,因此把經貿行為當作武器,甚至危及到台商的人身安全,有人因此被關押跟被限制出境,對此政府也應給強對台商的示警與協助,「我想這是政府的責任。」

李孟諺說,中國自己的馬雲與大型地產開發商的董事長都可能被消失,連他們自己的本土企業都會面臨來自中共的管制以及遭到查稅,「我想台商更應該有這樣的危機意識。」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