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

劍橋合唱團30週年 盼在美推廣華語歌曲

12月9日,劍橋合唱團在麻州劍橋市(Cambridge)的一所教堂內舉辦音樂會。(劉景燁/大紀元)

【大紀元2023年12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景燁劍橋市報導)在波士頓地區頗有名氣的「劍橋合唱團」如今來到了30週年。在舉辦今年第二場演唱會「水面樂影」之際,他們希望推廣在美出版的中文、台語、客家合唱曲,讓這些曲目得到更多人的傳唱。

12月9日,劍橋合唱團在麻州劍橋市(Cambridge)的一所教堂內舉辦音樂會,與聽眾分享7首經典歌曲。(劉景燁/大紀元)

「劍橋合唱團旨在提高波士頓地區對中國和台灣合唱作品的宣傳和認識。從本季開始,我們每一季都會收錄一些在美國出版的作品。 我們也積極接觸當地的合唱團體,以便其他合唱團可能有興趣繼續傳唱這些作品。」團長華人德說。

在12月9日的演唱會中,劍橋合唱團與聽眾分享了7首經典歌曲,有華語樂壇的經典作品《忘了我是誰》、《月光箋》、《聽泉》、《蒲公英》、《太湖船》,有客家話歌曲《花樹下》,還有唯一一首在美國出版的台語歌曲《水面月影》。

劍橋合唱團成員們合影。(劉景燁/大紀元)

合唱團的悅耳歌聲,贏得近百名聽眾的熱烈歡呼和掌聲。隨著最後一首曲目的歌聲漸息,台下許多人都高喊「再來一首」。

合唱團音樂總監及指揮顏毓芬博士笑言,他們沒有時間練習安可曲。「這不是一場很好準備的音樂會。」她說。從今年9月,一直到音樂會這天,團員們總共練習了約20場,其中有些歌曲有著較大難度,需要花很多時間練習。

不過為了回饋聽眾的熱情,顏毓芬還是帶領合唱團將第一首歌曲《忘了我是誰》再唱了一次,讓之前遲到的聽眾也能補全整場音樂會。

合唱團音樂總監及指揮顏毓芬博士介紹每一首歌蘊含的情感。(劉景燁/大紀元)

在唱歌之餘,顏毓芬還為大家詳細講解了每一首歌蘊含的情感,以及歌詞的涵義。她說,在合唱團30週年之際,他們希望推廣在美國出版的中文、台語和客家合唱曲,「希望讓這些唾手可及的優美樂曲,藉由劍橋合唱團的歌聲,在麻州能被更多合唱團傳唱」。

12月9日音樂會之後,鋼琴伴奏劉昕甯高興地接受獻花。(劉景燁/大紀元)

週六的這場音樂會,還得到了幾位新人的加盟。當天的鋼琴伴奏,是波士頓音樂學院的學生劉昕甯;為《太湖船》這首歌伴奏的大提琴樂手,是波士頓大學的音樂學生陳品璇;用客家話演繹《花樹下》的男高音,是麻省總醫院的醫生,今年剛加入合唱團的周晌昀。

大提琴手陳品璇加入12月9日的劍橋合唱團音樂會。(劉景燁/大紀元)
麻省總醫院醫生,今年剛加入合唱團的周晌昀獨唱《花樹下》。(劉景燁/大紀元)

這場音樂會在麻州劍橋市(Cambridge)Kendall Square附近的一處教堂舉辦。僑教中心主任潘昭榮也到場欣賞了演出。

劍橋合唱團成立了30年,其中的12年都由顏毓芬擔任指揮。她感慨說,在這些年當中,可以看到團員們一直在進步,也一直樂於挑戰更難的曲目。

「有些曲目很難,在練習過程中會有很多沮喪。我一直跟他們講,一群二、三十個人,聚在一起這麼多個月,每週聚在一起兩個鐘頭,這樣的堅守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我覺得他們也都練習出了很好的成果。」她說。◇

責任編輯:馮文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