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

韓國FKI會長:應擴大供應鏈 擺脫對中國依賴

2023年12月21日,韓國經濟人協會會長柳津(左二)和常務副會長金昌范(右一)在韓國新聞中心外媒記者俱樂部舉行座談會。(金明國/大紀元)

【大紀元2023年12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安景韓國報導)韓國經濟人協會(The Federation of Korean Industries,FKI)會長近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基於韓國經濟對外依賴較高的情況,韓國不應在原料供應方面依賴某個特定國家,而是應該廣泛擴大供應鏈渠道,以分散風險。

12月21日,韓國經濟人協會第15代會長柳津和常務副會長金昌范在韓國新聞中心外媒記者俱樂部舉行座談會。

今年8月新上任的會長柳津在發言中表示,疫情過後,全球環境發生了複雜而迅猛的變化,各國的產業構造追求以自身利益為先,全球供應鏈以美國和中國為中心劃分為兩大格局,地緣政治上的風險正逐步擴大,這些全球經濟環境上的不安,使韓國經濟受到重大影響。

他提到,韓國經濟的特點是對外依賴度較高,如果國際通商環境持續惡化,將受到相當大的衝擊。

為應對該問題,他綜合專家意見提出三點對策:其一、應根據國際標準改善法律與制度,即放寬對大企業的諸多限制,以提高企業的革新力量;其二、加強對AI、生物等未來產業的投資和支援,確保新成長動力;其三、減少對特定國家生產原料的依賴,分散供應鏈風險。

在之後的提問環節,多名記者提及韓中關係以及韓國企業的發展方向。柳津在回答提問時表示,「在經歷薩德事件之後,許多韓國企業因(中共)經濟報復而在中國遭受不利影響,由此導致兩國關係惡化。根據最近的民意調查,70%左右的韓國民眾對中國持有負面看法。」

但他也表示:「會努力與中國和睦相處,但我認為中國也需要負起責任,改善與韓國的關係,這是非常必要的。」

韓國供應鏈此前過度依賴中國,曾因中共管制車用尿素溶液、石墨和化肥原料的出口,一度因原料供給不足而陷入恐慌。

據韓國關稅廳透露,韓國從中國進口的工業用尿素的比重在今年1—10月增至91.8%。而國民力量黨議員金成願(音)提供的資料顯示,以今年10月為基準,韓國對中國人造石墨的依賴度為93.3%,氧化鋰和氫氧化鋰為82.3%、鎳鈷錳氧化物的鋰鹽為96.7%、鎳鈷錳氫氧化物為96.6%。

柳津以德國為例指出:「德國過去由於過於依賴俄羅斯提供的能源,結果在戰爭爆發時面臨嚴峻的處境」,「因此,韓國也應該注意不要太過於依賴某個國家,應該通過廣泛地擴大供應鏈採取預防措施,以確保在供應鏈方面有更多的選擇,獲得源源不斷的資源。」

由於中美貿易戰和技術戰,國際企業在中國的發展愈發艱難。談到韓國企業對於中國市場的看法,柳津表示,在他與韓國企業家交流的過程中發現:「他們非常猶豫是否要繼續在中國經營事業……對於在中國的公司『要走還是要留』,可能是韓國企業家最大的困擾之一。」

前駐印度尼西亞大使、常務副會長金昌范也對此表示,韓國在美中競爭之間「不是二選一的問題」,他認為,「韓國把重心放在哪裡,重新創造怎樣的合作才是首要的問題。」

責任編輯:王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