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政治

俄羅斯兵變後 中共軍報再提「驚濤駭浪」

示意圖,圖為2015年12月紫禁城外污染嚴重的北京城。(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大紀元2023年06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綜合報導)俄羅斯僱傭軍瓦格納頭目發動的兵變快速落幕,但產生的衝擊波並未消散。外界更將目光聚焦到事件對中共的影響。中共軍報在俄兵變隔日發文大談「安全」,強調「保底」,並重複習近平的準備經受「驚濤駭浪」的說法。多家分析認為,瓦格納兵變深度震動中共,中南海可能做了最壞打算。

6月25日,中共《解放軍報》發表題為「切實把保底手段搞過硬」的署名文章,作者屬於65651部隊。文章發表後隨即被多家官媒轉載。

文章開頭即提及習近平最近在二十屆國安委第一次會議上所說的「國家安全面臨的複雜嚴峻形勢」,「要堅持底線思維、極限思維,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

文章並聲稱軍事力量是維護其政權安全的「保底手段」,要「立足最複雜最困難的情況做實戰準備」。

中共軍報上述文章39次提及「安全」。而在去年10月的中共二十大上,習近平獲得三連任。在二十大報告中,「安全」一詞也曾被提及多達50次。

6月24日,俄羅斯發生了由該國僱傭軍瓦格納集團頭目普里戈津發動的兵變。在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居中斡旋後,普里戈津當天同意撤軍,並離開俄羅斯。中共官方在24日沒有回應俄羅斯兵變一事,到25日晚才表態稱,這是「俄羅斯的內政」,中方支持俄羅斯「維護國家穩定」。

《華爾街日報》6月27日報導,兵變迅速結束讓北京鬆了一口氣,因為這場兵變一度可能動搖中俄為對抗西方而締結的最親密夥伴關係,而這正是最令中共政府擔心的烏克蘭戰爭的風險。

報導說,這場危機標誌著普京23年統治遭遇的最嚴重挑戰,這也是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一個不確定時刻。

6月27日,美國之音發表江楓撰寫的文章指,瓦格納兵變對中國政治的間接衝擊可能不亞於對普京政權的衝擊,而且形勢之嚴峻遠超外界估計,不止是所謂的「不確定的一刻」。

文章表示,瓦格納兵變在烏克蘭發動反攻、俄軍步步退縮的背景下發生,不僅從軍事上吹響了戰爭結束的號角,而且提醒中共領導層一個殘酷的事實,就是中共領導層要擔心所有身邊貌似忠誠的心腹重臣,所有人都可能是暫未暴露的「兩面人」或者潛在的「叛徒」,這才是當下個人威權體制最大的威脅。

台灣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李正修26日對新唐人電視台表示:「針對瓦格納當時進軍莫斯科的這樣的一個驚人的事件,中共高層應該有開過會,討論怎麼回應,就是最壞打算,比如說,普京逃亡,甚至於要求北京給予政治庇護,它們應該怎麼做。中共可能因此避免第一時間就發表聲明。」

瓦格納叛變事件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時政評論員周曉輝的文章中表示,這表明大陸民眾從內心亦盼望在北京具有象徵意義的天安門廣場或者毗鄰的中共高層所在地中南海可以發生同樣的兵變,推翻欺壓在人民頭上的中共政權。

周曉輝說,想必瓦格納僱傭軍的驟然兵變也震驚了一直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力挺普京的中南海高層,而震驚之餘,讓他們不僅擔心普京的安危,擔心兵變對俄政局、對俄烏戰爭的影響,更擔憂的正是大陸民眾刷屏討論「天安門」和「黨是否能指揮動槍」這類話題。

責任編輯:方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