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焦點

感染食腦變形蟲 死亡率99%

台灣國內發生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死亡病例,新北市政府衛生局10日表示,已會同衛福部疾管署前往採集環境與水樣檢體。(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大紀元2023年08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新北市報導)新北市一名30多歲的女子日前到室內親水設施玩水後,感染俗稱「食腦變形蟲」的「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6日後死亡。疾管署表示,已對事發親水設施進行採檢,預計3至4日可有初步檢驗結果。專家指出,感染食腦變形蟲的死亡率達99%,戲水時應避免嗆到、潛入水中。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個案於7月26日出現頭痛及肩頸僵硬症狀,再出現發燒、畏寒、頭痛、頸部疼痛抽搐,病程進展快速,於8月1日死亡。採集檢體送疾管署實驗室檢驗後,確認為「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Naegleria

fowleri)」感染所導致的腦膜腦炎,此為12年來首見,也是台灣歷來第2例個案。

新北衛生局會同中央前往該場所進行採檢環境檢體與水質檢體。(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新北市衛生局要求業者即刻起預防性停業,加強淨空消毒。(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戲水應避免嗆到、潛水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10日表示,戲水設施若沒有完全加氯消毒,就會有這種單細胞寄生蟲,鼻子吸進去後就可能跑到腦部,引發腦炎、腦膜炎。這種病例相當罕見,評估過去可能有病例並未檢出,因診斷困難,各年齡層都有可能感染。

李秉穎補充,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因為沒有適當治療方式,感染後死亡率高達99%,「可能1千個人嗆到都沒事,可是有1個人可能嗆到,蟲就進去。」建議別在沒消毒過的親水設施玩水,以及避免戲水時嗆到、潛入水中。

疾管署說明,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好發於夏季,為淡水湖泊、河流中自然生存的單細胞寄生蟲,雖常見於自然水體,但造成人類感染機率極低。呼籲民眾戲水或泡溫泉時,應避免讓水進入鼻腔,或避免將頭部浸泡於水中;於自然水域戲水時,亦應避免攪動底部池水或淤泥;戲水或泡溫泉後出現發燒、頭痛、噁心或嘔吐等症狀,應盡速就醫。

疾管署提出五項防治建議

疾管署10日召開討論會議,會中專家提供五項強化防治建議,包括:本署會同專家及地方政府,再次訪視個案曾前往之室內親水設施,必要時進一步檢驗;請相關業者落實執行營業衛生管理事項;發布致醫界通函,籲請醫師診療具疑似症狀個案時,加強詢問親水設施相關暴露史,並強化民眾衛教宣導。

針對該親水設施業者方面,將請業者提供7月21日至8月9日間,曾至該場域遊憩的民眾名冊,由地方政府進行追蹤關懷14天;且業者須經地方主管機關同意後始可復業。

據新北市衛生局初步調查,曾至該場域者,工作人員共計12人、顧客約630人,將逐一確認健康狀態,並提醒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兩週,若有不適應盡速就醫。同時要求轄內親水設施業者,務必加強落實自主管理及清消,衛生局將加強抽驗。

業者已預防性停業

業者表示,「已經請專業消毒公司處理,將停業兩天全館消毒,包括所有親水設施與周邊環境。」

業者表示,其他教練、學員每天都來,且每天投氯,不了解為何會發生這種情況;並強調,「預防性的停業」並非認定親水設施有問題,檢驗結果將由衛生單位公布。◇

責任編輯: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