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智庫:美國需建專門團隊 對抗中共政治戰

美國智庫呼籲,美國應在國家安全委員會(NSC)中設立一個團隊,負責協調整個政府應對中共政治戰。圖為示意圖。(JOHN MACDOUGALL/AFP/Getty Images)

【大紀元2023年08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綜合報導)美國智庫呼籲,美國應在國家安全委員會(NSC)中設立一個團隊,負責協調整個政府應對中共政治戰。專家建議,該團隊應找出北京的弱點並加以利用,主動削弱中共在海外的實力與影響力。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最近發布了一份題為「不戰之戰:中國的政治戰爭戰略」(Competing without Fighting: China’s Strategy of Political Warfare)的報告(鏈接)。該報告認為,雖然所有國家都進行了某種程度的政治戰,但中共當局的活動規模和範圍是前所未有的。

該報告是由CSIS高級副總裁塞斯‧瓊斯(Seth Jones)領導的團隊所撰寫的。報告稱:「政治戰包括政府可用來改變力量平衡,使之對自己有利,而無需直接與對方交戰的國務工具。」

「如果成功,政治戰的成本會比使用武力低得多,而武力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的鮮血和財富。」作者寫道。

報告警告說,為了擴大中共的影響力並削弱美國及其合作夥伴,北京正進行著「複雜的間諜活動、進攻性網絡行動、社交媒體平台上的虛假信息、經濟脅迫以及針對公司、大學和其它組織的影響力行動」等。

報告舉例說,2019年,時任休斯頓火箭隊總經理的莫雷(Daryl Morey)在推特上發表「為自由而戰」的言論表達對香港抗議者的支持時,有17萬條推文從中國湧出,對這位高管發動了攻擊。親中共政府的帳號提到莫雷的次數超過1.6萬次,其中約有4,700條回覆包含「NMSL」,這是一個漢語拼音縮寫,意思是「你媽死了」。

報告說:「鑑於推特在中國被禁,這種大量的活動就更加反常了。」

報告介紹的另一個例子是,中共如何滲透參議員麥凱恩(John McCain)和奧巴馬(Barack Obama)2008年的總統競選活動,以深入了解每個潛在政府的對華政策。

當時,麥凱恩寫給台灣總統馬英九的信件草稿被盜,麥凱恩在信中承諾支持美台關係。

報告援引時任麥凱恩競選助手的斯克里弗(Randall Scriver)的話說,在麥凱恩的幕僚敲定信件內容之前,中共大使館就打電話來抗議。

斯克里弗回憶說:「他們消息如此靈通,這讓我感到很奇怪。」

CSIS團隊建議,應在國家安全委員會中設立一個機構,負責協調整個政府的應對措施,以挫敗中共當局的努力。作者建議,該小組應找出中共的弱點並加以利用,主動削弱中共在海外的實力、影響力和關係。

作者提出的建議包括,在中共的「防火長城」上開一個洞,使中國人民能訪問谷歌、YouTube、Instagram、Reddit、維基百科、WhatsApp和LinkedIn等網站。

報告表示,美國需「增加資源和支持,為中國境內外的個人和組織提供技術和其它援助,幫助他們突破『防火長城』。民眾普遍希望獲得其它來源的新聞,而不僅是來自官媒的信息」。

其中一項更大膽的政策建議,是將中共收集的大量本國人口數據作為美國情報收集的一部分。報告認為,這些數據可提供「中國境內公眾情緒的路線圖」,涵蓋從內部不滿到對與美國衝突的看法等話題。

CSIS的學者們還指出,中共對美國的了解,遠勝於美國對中共的了解。

過去,美國政府曾投入大量資源開展宣傳活動,並將蘇聯文件翻譯成英文。其中最重要的組織是中央情報局的外國廣播資訊處(FBIS),它負責監測、翻譯和傳播來自蘇聯和華沙公約組織國家的大量新聞。

然而,冷戰結束後,美國削減了這類機構的預算。如今,北京在英語培訓上的人均投入,大約是美國在所有語言培訓上投入的14倍。

報告稱,「北京在了解美國方面投入了大量資源」,「包括翻譯文件和探索美國文化與政治的輪廓」。對華府來說,更了解中共如何看待與美國的競爭,可能是至關重要的第一步。

責任編輯:葉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