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

數字王國成好萊塢視效先驅 原創虛擬鄧麗君

好萊塢菜鳥的逆襲,來自台灣的謝安憑藉「憨膽」將數字王國推向視效之巔。(固力狗提供)

【大紀元2023年09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馬維芬綜合報導)《商業報告》日前發布「洛杉磯2023年度傑出企業」系列名單,「數字王國」憑藉虛擬人、視覺特效等核心競爭力脫穎而出,成為唯一入選的視效科技企業,「數字王國」可說是該領域的先驅。

而帶領這個事業體的則是台灣人謝安。謝安曾說,如今預算上億美元的電影,視覺特效就占80%以上。這些大製作電影中,有8成交給數字王國製作視效。

時任環球影業總裁Jimmy Horowitz(圖左)、數字王國執行長謝安(圖右)為撼動好萊塢的兩大巨頭。(固力狗提供)

一部大獲成功的電影背後需要諸多環節緊密結合,特別是漫威、DC等英雄電影熱賣,電影視效成了至關重要的環節。

在競爭激烈的美國好萊塢影業中,來自數字王國的謝安,是繼大導演李安之後最受矚目的台灣人才,只是他是隱身在電影幕後,2012年接手數字王國,一步步將鐵達尼號導演詹姆斯‧卡麥隆(James Cameron)創立的視效公司,從破產重新拉回到現在市值近60億台幣的好萊塢頭部玩家之一,今年他才39歲。

憑傻勁接數字王國CEO

大學時讀的是法律系的謝安原本跟電影根本沾不上邊,北京大學法律系的他畢業後發現兩岸學歷等問題讓他很難從事法律工作,因此輾轉到香港投資銀行工作,當時負責數字王國破產後的重組工作的謝安為其找來印度跟中國的資金,但每每開會總達成不了共識,謝安因而被要求接下代理CEO的職務,解決其中合作與財務問題。

當時數字王國沒什麼生意上門,一個月的開支卻高達750萬美金,眼看公司馬上要面臨二次破產,謝安趕緊到好萊塢6大製片廠門前搶活,也因此結識了當時環球影業的總裁Jimmy Horowitz。謝安請求他將《玩命關頭6》的視效製作給數字王國執行。

謝安回憶當時「Jimmy Horowitz問,誰保證你們不會再次破產,我傻傻地回他『我保證』,他立刻被我逗笑」也因此謝安成為公司破產後唯一一個成功帶回收入的人,也因此順勢被推舉成為CEO。

當時華納兄弟、環球影業、迪士尼和派拉蒙等6大電影製片都不看好這個傻憨憨的小夥子,沒想到11年後的今天,這6大巨頭的領導,只剩Jimmy Horowitz與謝安還在,其他都被開除。

來自台灣的謝安(圖右3),自2014年接任執行長至今創造驚人成就。(固力狗提供)

39歲的謝安常被被問到「成功之道」,他說:「我知道自己很普通,所以任何出現在我眼前的機會,我都會死命地抱住它,絕不會輕易去放過。」

只是隨著公司規模越來越大,加上年紀增長,謝安笑說以前的「憨膽」變小了,思量的事情更多層次但希望找回從前「Nothing to lose」的自信,將數字王國再更上一層樓。

公司創立30年 獲2023傑出企業

「數字王國」創立30年來,已為多部電影包括《鐵達尼號》(Titanic)、《班傑明的奇幻旅程》(The 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Avengers: Infinity War)及《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等片提供視覺特效。

其中《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美夢成真》(What Dreams May Come)和《鐵達尼號》 均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的肯定。此外,數字王國還有11次獲得該獎項提名。

不止如此,數字王國還創造了電影及現實中登場的「虛擬人」,像是在《復仇者聯盟:無限之戰》、《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中,利用實時捕捉、渲染等技術,讓虛擬人更加擬真與生動。之後更推出了馬丁‧路德‧金恩的虛擬替身重現了一場經典演講「我有一個夢想」。

之後更自主研發的「擬真虛擬人」生成系統,數字王國在影視運用上也更加成熟,2013年虛擬鄧麗君在周杰倫「魔天倫世界巡迴演唱會」台北站首次亮相,接著在江蘇等站亮相後,可以發現虛擬鄧麗君越來越立體,更接近真實。之後數字王國還與周杰倫合作《最偉大的作品》。

對於能夠進入「2023年度傑出企業」系列名單,數字王國執行長謝安表示:「在(公司)創立30周年之際得到這一肯定,備感榮幸。」面對「後疫情時代」的開啓與人工智慧邁入蛻變的關鍵階段,數字王國將承載著30年的人才和技術,謙卑謹慎地勇往直前,持續在科技和藝術之中創造獨特價值。

責任編輯:蘇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