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預製菜進大陸校園 家長強烈抵制 網民炮轟

近日,預製菜進校園的話題引發極大爭議,家長、民眾對監管完全不信任,堅決反對預製菜進校園。(視頻截圖)

【大紀元2023年09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松綜合報導)在中共中央一號文件加持下,預製菜產業迅猛發展。近日,預製菜進校園的話題引發極大爭議,家長、民眾對監管完全不信任,堅決反對預製菜進校園。

預製菜也叫料理包,就是將可食用原料經過預加工製成半成品或成品產品,根據需要配以各種輔料,可能會使用食品添加劑,具有保質期長、食用方便等特點。從類型上看,預製菜一般分為4類:即食食品、即熱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

家長抵制預製菜進校園

網傳視頻顯示,自9月開學以來,家長因擔心孩子在學校食堂吃預製菜,不少家長每天中午給孩子送飯。

綜合陸媒報導,江西贛州蓉江新區多名中小學生家長投訴,統一配送的午餐有速度慢、質量差、口感不佳等問題。有家長在視頻中晒出午餐,稱孩子反饋餐食中的肉非常鹹,菜葉發黃,腐竹很酸,孩子根本咽不下。

在學生家長自發組成的「抵制預製菜」交流群中,有幾位家長反饋孩子吃完學校餐食後出現了腹瀉等情況。

浙江、廣東、海南等多地家長紛紛向地方政府提意見,要求停止「預製菜進校園」。

有浙江湖州家長表示,堅決抵制,如果一個孩子一週5天都吃預製菜,孩子身體健康完全是問題。

一位無錫家長表示,她已因此事辭職,現在每天給孩子送飯,「我娃班裡就兩個送飯的,但是那些沒時間送飯的也堅決抵制」。

廣東東莞某中學初一孩子家長投訴稱,發現孩子們在學校都吃預製菜,無法接受孩子們未來三年都吃這些食物;海南海口家長懷疑,幼兒園餐食的配送公司使用了預製菜冷凍食品等,還存在超遠距離送餐。

有很多網友反映,在不少地方預製菜進入校園已是普遍現象,還有網友晒出學校家長群內發的「預製菜」訂購信息,其中包括詳細的菜單和配料表,菜單上清楚地標註著「預製菜」,且配料表中有添加劑。

微博大V、熱門社會時事博主中事發博文說:「9月19日,廣東深圳,家長抵制預製菜,給孩子們送飯,餐食不能進學校只能送到校門口!」

預製菜老闆:在學校推廣是殘害下一代

一位製作預製菜的商人在網上發視頻說,預製菜不利於健康:「我做預製菜已經七八年了,全網預製菜的商家都保持了沉默,坐山靜觀虎鬥。那就我來說吧,首先亮明我的觀點,我堅決反對預製菜在學校推廣,那簡直是在殘害我們的下一代,以我對預製菜的了解,它一定不適合任何人長期食用,做預製菜的初衷並不是面向孩子……

「為了有更長的保質期,就算走冷鏈的產品,也會添加防腐劑……還會添加各種色素、香精、香料、增味劑、保水劑等等,這裡面只有你們想不到的,沒有我們做不到的……至少我和我的家人,特別是孩子,是不會吃預製菜的……」

9月20日,微博大V、微博原創視頻博主沙漠裡的經緯線發博文說:「前幾年,跟一個做教育餐飲的老闆聊過,他負責四個學校的學生伙食,廚師做好後,由餐車送往幾個學校。

「飯菜說不上多好吃,但能保證吃飽,食材基本上不隔夜,運營了四五年,也沒出現過食品安全問題。

「問起利潤,他說基本上有40%左右,大規模採購,食材便宜,每天必定去廚房查看詳情,不能出現大問題。老闆算是有良知的人,一年掙七八十萬沒問題。

「教育餐飲具有壟斷性,利潤穩定,如果還要進一步壓縮成本,不考慮學生健康,那真是無語透頂。

「現在的預製菜,有沒有明確標準?保質期多久是最佳的,源頭如何控制?

「這些是家長最為關心的,掏了錢,如果連新鮮的食材都吃不到,學生也太可憐了。不要高估某些老闆的良知,有些為了錢,學生健康算個啥,不過是他們掙錢的工具罷了。」

據上海電視台報導,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厲曙光教授介紹,這兩年預製菜很火。預製菜安全未必健康,未成年人屬於特殊群體,他們的食品安全更是要有別於普通成年人,應當更為審慎。

網友猛烈炮轟

自9月開學以來,預製菜進校園成為網絡焦點話題。

頭條文章作者「遠山迷霧」發文說,乎是在一夜之間,許多中小學甚至幼兒園引進了預製菜。大家不僅在網絡上抗議,甚至還出現了大規模送飯潮,迫於壓力,有個別學校已表示,會回歸原有的學校食堂模式。

文章說,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孩子就是天,也是最後底線,家長寧願孩子不上學,也堅決不會讓孩子吃這種飯菜。他們原以為在政策的加持下會暢通無阻,但打錯了如意算盤,從孩子們身上下手,是碰到了最堅硬的鋼鐵。

預製菜進校園是典型的資本擴張,如果他們成功在全國普及,布局到各個企業、社區,還有別的餐飲經營者的活路嗎?農民是不是應該每天按時去收購點交菜,人家定的多少錢就是多少錢?

餐飲自媒體專家、專欄作家「餐飲新紀元」在今日頭條上發文說,2023年預製菜市場規模有望達到上萬億,如今遭到了很多質疑和反對,尤其是預製菜進校園事件引發了很多人擔憂。

廚師林賢東表示,預製菜往往都是提前做好的菜餚,商家為了讓預製菜能夠保存更長時間,往往會添加一些食品添加劑和防腐劑進去,從而保證菜餚的新鮮度。有的預製菜保質期甚至長達2年以上。

文章說,預製菜口味越複雜,裡面添加的黑科技就更多,專家建議少吃隔夜飯菜,那隔了360多天的預製菜呢?何況,人們對預製菜的原料採購、加工、儲存、運輸等環節都充滿擔憂。

微博大V、財經博主姬永鋒說:「預製菜進校園,瞬間引爆輿論。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吃預製菜不健康,寧願辭職,也要給孩子送飯。預製菜到底能不能進校園?一邊是媒體反覆強調,要加強對預製菜的監管,確保預製菜安全進校園。另一邊是家長堅決反對預製菜進校園,對監管完全不信任。

食品安全大於天,學生食品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多年來,中國的學校食堂都存在一定的封閉性和壟斷性,也是食品安全事故的重災區。鴨頭和鼠頭之爭,至今依然令人觸目驚心。不僅吃了鼠頭的學生要違背良心,說自己看錯了,不是鼠頭,是鴨頭……

在這樣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下,公眾的信賴度本身就不高。預製菜能不能進校園的關鍵,根本就不在於安全監管,也不在於預製菜的安全標準。家長對預製菜的擔心根源在於,不透明,不健康……」

交響曲第五說:「預製菜應該是這樣子的:從中央政府到各級地方政府的食堂都和學生吃同一種預製菜,就可以了。」

灰色的小城33509說:「健康專家告訴我,要多吃新鮮食物,隔夜菜、醃製菜、腊味等含有較多亞硝酸鹽,吃多了對肝腎不好。請告訴我預製菜屬不屬於隔夜菜,更別說重油、重鹽、重調味料、調色劑、防腐劑、運輸食品安全等問題。另外別與我說冰鮮雞、冰鮮魚是新鮮食材,更別與我說許多飯店菜品也是『預製菜』,我不可能天天去吃飯店。」

寒冰飛雪老巢說:「我覺的官媒能站隊,能鋪路強推,會不會中央引導,各個地方跟進,全面鋪開後,為以後的某個特殊時期按戶口按人,定量供給做鋪墊?」

預製菜今年首現中央一號文件

預製菜在大陸餐廳、快餐店出現多年。但今年以來,在中共國務院加持下,地方政府及官媒開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宣傳、推廣。

2月13日,中央一號文件——《國務院關於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布,預製菜首次出現在中央一號文件中。

3月28日,廣東省政府在佛山市舉行預製菜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遴選大賽等。

8月28日,在第15屆上海國際餐飲食材展覽會期間,當局舉辦了「預製菜產業未來峰會」。

9月16日,中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農業農村節目中心稱,全國預製菜爭霸賽第二站比賽15日在安徽淮南舉行,全國10多個省區市近90個預製菜企業參與。

目前,僅海南省明確表示不鼓勵預製菜進校園。9月17日,海南12345熱線在回答市民有關預製菜進學校的問題時稱,教育廳、農業農村廳已聯合部署,不支持不鼓勵預製菜進校園。

據悉,2021年起,預製菜成為大陸市場頂級風口之一,多家投資機購搶灘布局。2022年,預製菜市場規模為4196億元,預計2026年將升至萬億元級別。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