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政治

談執政成績 蕭美琴:民進黨比國民黨更會治國

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昨(1)日在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會申論時表示,國民黨常說民進黨執政,大家民不聊生,但兩相比較之下,就可以知道誰說的是真,民進黨就是比國民黨更會治國。(台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

【大紀元2024年01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戴德蔓台灣台北報導)2024大選唯一一場副總統候選人辯論會,1月1日下午2時在公視登場。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申論時表示,世界在改變台灣要往前走,不能再依賴8年前、16年前的舊思維,舊方法。國民黨常說民進黨執政,大家民不聊生,但兩相比較,兩相比較之下,就可以知道誰說的是真,民進黨就是比國民黨更會治國,更會照顧人民,更會拚經濟,對的路就是要繼續走。

蕭美琴說,國際關心台灣人選出什麼樣的總統,關心台灣是不是持續在正確的道路上,和國際一起合作壯大,還是從世界脫隊,成為風險的來源,這攸關全球的穩定跟繁榮。8年來因為對的政策,已經告別22K,走出經濟的困頓和停滯,成為全球供應鏈的要角。

蕭美琴說,國際局勢的變化非常快速,台灣和世界,正面臨三大變局的挑戰,等待做出正確的選擇。第一變局,是全球經濟的結構性變化,包括高科技供應鏈的重組,美中貿易戰、以及俄烏戰爭下帶來的全球經濟放緩和通貨膨脹、中國內部社會經濟情勢的不透明、以及全球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都持續當中。

蕭美琴表示,蔡英文推動六大核心產業的推動,台灣逐漸站穩在全球供應鏈的關鍵角色,舉足輕重,不可替代,增加了三成的公共建設預算,投資三大方案的政策繼續在做,發放三倍券、五倍券,也幫大家加薪、減稅、增加幼托、長照的福利,減輕人民的負擔,穩定民生物價。

第二個變局,蕭美琴說,地緣政治的不確定,威權勢力的擴張、美中之間的競爭、俄烏戰爭所帶來國際局勢的變化,讓許多國家在變動中,也在找尋因應之道。在兩岸關係維持穩定和平的現狀,這是兩岸人民以及國際社會對於臺灣所期待的最大公約數。以「冷靜不躁進,理性不挑釁」的態度來應對,這也是八年來,蔡英文總統被國際社會所信賴的路線。

蕭美琴表示,第三大變局,就是具有全球性影響的跨國挑戰正快速爆發。包括氣候的變遷、新興科技、大規模傳染病、跨境犯罪、假訊息、網域資安與數位安全等,不僅對生活造成影響,可能演變成安全與生存的威脅。面對這些挑戰,蔡英文政府除了爭取國際雙邊合作,也擴大辦理「全球合作訓練架構」GCTF,透過美日澳等理念相近國共同合作的平臺,針對氣候韌性、防災減災、公共衛生、跨境打擊犯罪、數位治理等諸多議題建立有效的交流機會。

蕭美琴說,世界在改變,台灣要往前走,不能在依賴八年前、十六年前的舊思維,舊方法。國民黨所提出面對未來的政策,無論重啟服貿,或引進大量的中生來台工作等等,就是這些陳舊的主張。

蕭美琴強調,台灣不能回到過去,最近國民黨常說民進黨執政,大家民不聊生,回顧八年前國民黨執政的年代,當時的股市只有8100點,年輕人的薪資停滯在22K,現在台灣人均GDP已經超越韓國,薪資達到將近3萬3千元。

蕭美琴說,這幾年的經濟成長居四小龍之首,台灣對外出口成長了七成;各項國際評比,台灣的競爭力上升中無論是台商回台投資,或是外資看好台灣,來台投資都屢創新高。兩相比較之下,就可以知道誰說的是真,民進黨就是比國民黨更會治國,更會照顧人民,更會拚經濟,對的路就是要繼續走。雖然,台灣整體亮眼的經濟成台灣人,都能夠安居樂業。

責任編輯:曉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