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要聞

疫情改變澳人消費趨勢 食品支出猛增近20%

一項對最新的指數權重的分析顯示,疫情大幅改變了澳洲人的消費方式,人們更多地購買食品,更多地在國內旅遊,更多地花錢買車、買寵物。(FREDERIC J. BROWN/AFP via Getty Images)

【大紀元2024年03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光澳洲悉尼編譯報導)一項分析顯示,COVID(中共病毒)疫情大幅改變了澳洲人的消費趨勢,人們更多地購買食品,更多地在國內旅遊,更多地花錢買車、買寵物。

澳洲統計局日前公布了影響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的所有商品和服務的年度相對權重。該權重可以反映各類商品和服務在總體價格變化中的影響程度。

據悉尼晨鋒報網站報導,一項對最新的指數權重的分析顯示,從2019年至今,澳洲人的消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20世紀 40年代末,澳洲統計局首次編制了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務權重的「通貨膨脹籃子」,以通過對籃子中商品和服務的價格變化,來評估通貨膨脹的水平和影響。 當時澳洲人把三分之一收入用於食品,另外21%收入用於服裝。

隨著食物和服裝變得更加便宜、收入的增長以及技術的發展,人們的消費模式也發生了變化。到2019年,食品在消費價格指數中所占的比例下降到16% 以下,而服裝則下降到3.3%。

但是,疫情顛覆了許多長期以來的消費趨勢,數據顯示,自疫情爆發以來,澳洲人的食品支出在總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增長了近20%。

上個世紀40年代,澳洲家庭在乳製品上支出占總支出的8.1%。到2019年,這一比例已降至0.96%,但現在已回到了1.1%。

牛奶雖然在通脹籃子中所占的份額總體較小,但自2019年以來已攀升超過25%。

幾十年來,麵包在澳洲人的支出和總體消費中所占的份額一直在下降。但自疫情以來,麵包所占的份額不斷攀升,目前已回到 2005年的水平。

此外,澳洲人在餐廳用餐和外賣食品上的支出份額猛增了19%。在茶和咖啡上的花費所占份額也攀升了近25%。

消費模式的變化不僅反映在食品方面,數據顯示,疫情期間的限制以及在家工作的增加也改變了人們使用車輛和公共交通的行為方式。

與疫情疫情之前相比,機動車輛的支出在通貨膨脹籃子中所占的份額增加了27%,但公共交通所占的份額卻驟降了近53%。

數據還顯示,自疫情以來,澳洲人在寵物上支出所占比重上升了23%,獸醫費用支出所占比重上升了三分之一以上。

在海外旅行禁令結束後,國際假期的支出雖然出現大幅增長,但疫情的影響依然存在,其在通脹籃子中所占的份額下降了近11%,而國內假期則增加了近12%。

儘管通脹籃子中有許多商品和服務大幅增加,但也有許多出現了大幅下降。數據顯示,自疫情以來,水電等公用事業服務、兒童保育和主要家居用品的在總支出的份額比例均有所下降。

責任編輯:李子吟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