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活

興大攜手瑞士大學 開發高維他命B1水稻

興大與瑞士團隊開發富含維他命 B1水稻,有助防治營養缺乏症。(中興大學提供)

【大紀元2024年04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曾晏均台灣台北報導)國立中興大學與瑞士日內瓦大學(UNIGE)及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團隊合作開發水稻品系,提高水稻胚乳中維他命B1含量3至4倍並封存胚乳中,且不影響產量,有助解決以稻米為主食的地區公共衛生問題。

據中央社報導,稻米在亞洲、南美洲及非洲等熱帶國家是主食,但米粒中的維他命B1含量很低,精米加工更會失去約90%的維他命B1,長期缺乏會導致神經與心血管系統疾病。

中興大學與瑞士日內瓦大學(UNIGE)及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團隊合作,成功提高稻米中維他命B1含量,同時不影響產量,有助於以稻米為主食的地區解決公共衛生問題。

日內瓦大學植物科學系教授特雷莎.菲茨派屈克(Teresa Fitzpatrick)專門研究植物中維他命的生物合成和降解途徑,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及中興大學合作,提高水稻胚乳中的維他命B1含量。

特雷莎.菲茨派屈克說,研究針對增加胚乳中的維他命B1含量,開發出水稻品系能將維他命B1封存在胚乳組織中,拋光後米粒中維他命B1含量有所增加。

中興大學農業試驗場針對水稻品系進行多個期作試驗,生物強化改良後,其相關農藝性狀如株高、分櫱數、稻米粒重及產量皆與未改良的水稻相同;改良品系稻米胚乳中的維生素B1含量,增加3至4倍且不影響產量。

以往研究都是在溫室下進行,此次在真實田間條件下種植實驗品系,且改良基因表現穩定,農藝特性不受任何影響,令人鼓舞。

中興大學生物科技發展中心格魯伊森姆(Wilhelm Gruissem)表示,此種稻米300克可提供成人或哺乳期母親每天維生素B1推薦攝取量的1/3。◇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