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大陸黃金回收走熱 有人成袋賣出 有人觀望

圖為黃金示意圖,與本文無關。(Shutterstock)

【大紀元2024年04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綜合報導)近期隨著金價再創新高,相關話題屢屢登上各個平台熱搜榜,中國國內黃金市場也呈現出火爆景象,黃金回收走熱。日前,「囤金大戶變現」又登上熱搜。有人「一袋一袋賣黃金」,也有不少持有黃金的人選擇觀望。相關人員提醒消費者警惕套路。

金價創歷史新高 黃金回收走熱

金價在清明節後再次刷新紀錄。進入4月,中國國內黃金價格一路高漲,4月5日,國際金價刷新歷史新高。在國際黃金期貨及現貨價格均達到歷史新高之下,4月8日,國內AU9999金價突破550元/g,足金飾品金價也逼近730元/g。(先前報導:分析師:金價或於2024年創出歷史新高

中新財經報導,在曉雨(化名)的朋友圈裡,此前加過的金店銷售員,在用一天一漲的價格不斷刷屏。

隨著黃金價格上漲,黃金回收價格也水漲船高,不少品牌金店和個體店回收價格在530—540元/g左右,一些店鋪甚至打出了550元—560元/g不等的高價,吸引消費者進行黃金變現。

「去年5月買了投資金條,當時還覺得買金的時機不太好,後期遇上了小幅下跌,結果沒想到今年一路猛漲。」曉雨表示,在買入還不到一年後,自己的50g金條已淨賺4000元。「現在金價漲得厲害,看網上又有不少人開始把黃金當股票炒,有點慌就出手了一部分。」

另一名消費者表示,自己此前在某品牌網店購買的黃金已拿到線下門店順利回收,「打電話的時候528元/g,到店就532.5元/g了」。

有囤金人持觀望態度 也有「很多人一袋一袋賣黃金」

不過,在黃金價格高企下,也有人選擇觀望。一些黃金首飾的購買者仍然持金不賣。

祁女士表示,黃金回收價格在470元左右時,她曾找金店賣掉了五年前買的一條金項鍊和一副金耳墜,因為首飾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損壞。但是現在就不打算賣了,因為還有佩戴需求。

此外,也有人因為黃金保值而按兵不動。已陸續購買了2100g黃金的陸陸(化名)表示,「買金條本來看重的就是硬通貨屬性,金價短期內只會漲不會跌,握在手裡總不會錯的。」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深圳的水貝國際珠寶交易中心匯聚了眾多批發與零售結合的商家,水貝萬山、水貝金座、水貝銀座、金展珠寶廣場均坐落於此。水貝是全國最大、產業鏈條最完善的黃金珠寶產業集聚區之一,它成了當下最火的黃金市場。

4月7日中午,在水貝國際珠寶交易中心人氣旺盛,樓上樓下珠寶首飾櫃檯,都圍了不少前來購金的客戶。

水貝除了賣金飾外,也可以回收黃金。

4月8日,隨著金價再創新高,水貝黃金回收價也跟漲,一黃金工廠人員說,「今天有很多人把黃金一袋子一袋子拿出來賣,現在金價這麼漲,肯定是把東西賣出去,自家有金的都拿出來『放』了。」

黃金變現需警惕套路

在線下黃金回收火熱的同時,線上黃金回收業務也吸引了不少持金者。中新財經注意到,目前不少平台開展線上黃金業務,一些貴金屬回收商也開設了公眾號、小程序、APP等線上回收平台。

但是對於想要將黃金變現的人來說,如何安全實現落袋為安同樣是一門功夫。

據報導,目前,部分品牌金店、銀行、典當行、個體回收商戶均可回收黃金,但不同渠道、不同品牌的回收規則、流程不同,一些消費者在「價比三家」時還需要警惕套路。(相關文章:中國多家金店關門 民眾寄存4億元黃金沒了

例如,有回收商家會打出「高價回收」的旗號吸引消費者,但實際上卻以克重不足、純度不高等問題為由,將實際回收價格大打折扣;甚至以「王水」溶金等方式「偷金」。

多家正規金店店員均表示,黃金回收中品牌和票據不是必需憑證,如果是成色好的黃金,重量偏差一般不大,「一般損耗在0.01—0.03克左右,比大盤低個10元左右是正常回收價格,接近大盤或者高於大盤價格的基本都有套路在」。

有律師介紹,消費者應當確保選擇正規的、有資質的黃金回收商,避免遭遇欺詐;如果商家報價異常高,應警惕其可能存在的壓成色和剋扣重量的行為。

責任編輯:林琮⽂#

推薦閱讀

末日博士:金價走勢高得離譜 美聯儲或錯了

央企金店爆雷 分析:中國經濟崩壞加速

金價會升破3000美元?頂級經濟學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