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十餘民團美麗島集結抗議國會擴權 學生:我們不是中國

高雄市27日有十多個公民團體在美麗島集結發聲,再度呼籲立法院將法案退回重審,把實質討論還給人民。(中央社)
人氣: 65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4年05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袁世鋼台灣高雄報導)立法院國、眾兩黨立委提出國會擴權法案,引發黑箱爭議,民間自主發起「青鳥行動」串聯全台表達抗議。台灣人權促進會等十多個公民團體27日也齊聚高雄美麗島,要求立院將相關法案退回重審;高雄學生民主聯盟更直言,「我們跟中國不一樣」,呼籲停止粗暴修法。

台灣人權促進會、地球公民基金會、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等十多個民團27日在象徵民主的高雄美麗島捷運站前集結。台權會表示,近日立法院提出的國會擴權等法案,因立法院多數黨未進行實質審查的立法程序,強渡關山,引發社會大眾質疑,但立法院卻始終聽不見人民吶喊的聲音,仍持續推進沒收討論的立法程序,因此上街表達南部心聲。

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助理教授吳明孝說,目前呈現的修改法案有問題,像是很多版本綜合,卻沒經過充分討論,其中還涉及非公務員以外的人民權益,看起來像是在野黨透過國會多數運作的報復性修法,而不是真的要改革;民主改革的關鍵在於國會改革,是希望國家民主體制能更堅韌面對威脅,但不應是因仇恨才提起。

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理事長陳銘彬認為,改革國會是好事,沒人會反對,但改革要有進步才是改革,但現在大家爭議的是,改革若不斷擴權,甚至讓民主倒退或侵害《憲法》與人民權益,人民就不需要這樣的國會;他質疑,在野黨批評民進黨過去強行通過法案,那為何現在要複製錯誤的行為,以暴制暴不是國會改革,民眾不要提升仇恨的國會。

關心花東地區發展的地球公民基金會擔憂,不論是《花東建設條例》還是國會擴權法案,都沒有經過充分討論,變相用立法的方式去逼迫行政部門,以多數暴力讓立法凌駕於專業、行政之上,不顧對在地居民會有什麼影響、需不需要,花東建設若未做好環境評估等程序,將造成不必要環境破壞,這是全台人民都應關注的事。

高雄學生民主聯盟副主席巫愷政強調,學生們非常清楚知道自己捍衛的價值,國會改革方向如果正確、對民主有幫助,人民就會樂見與支持,而法律修改過程應經充分討論,「我們跟中國不一樣」,但現在立法院國民黨、民眾黨卻挾多數席次,無視其他政黨意見與公民社會反彈強行推動法案,這沒有人能接受,呼籲立法院停止粗暴修法。◇

責任編輯:筱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