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伊朗人權女律師獲諾貝爾和平獎

【大紀元10月10日訊】挪威諾貝爾獎委員會宣佈,2003年度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為專注人權事務的伊朗律師希林.艾巴迪。

BBC10月10日報導﹐和平獎委員會讚揚了艾巴迪在有關人權和民主事務方面所作的努力,並且表示,艾巴迪在伊朗既清楚又有力地為這方面事務發言。委員會說,艾巴迪從來沒有顧慮到自己的安全,是一個勇敢的人。艾巴迪是伊朗的首名女性法官,因此受到國際間的注視,但是,她在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被迫辭職。

和平獎五人評選委員會主席在宣佈本年度得獎人時說,艾巴迪瞭解,一個不包容女性的社會,不能被認為是一個民主的社會。

評選委員會在宣佈決定時發表的聲明說,作為一個律師、伊俄法官、講師、作家和活躍分子,艾巴迪在伊朗國內清楚而有力地發言,其聲音所及,遠遠超過伊朗的國境。

艾巴迪在知道獲獎後表示,她是一個穆斯林,一個人可以作為一個穆斯林,但同時支持民主。她說,她獲獎對伊朗的人權狀況有利,特別是伊朗兒童的權利。

BBC在伊朗德黑蘭的記者繆爾說,艾巴迪獲獎對伊朗的人權運動是一大鼓舞,而且,對她的支持者來說是一個喜訊。不過,記者說,艾巴迪得獎也會令伊朗當局感到尷尬。

記者說,控制司法部的強硬派人士會認為,外界人士現在試圖干擾伊朗政治。現在,一個飽受他們污蔑的人受到讚揚,成為一個榜樣,這將是令他們大為尷尬的。

和平獎的得主可以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132萬美元)的獎金。得獎人將在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的日子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領獎。 在今年,共有165個提名,是和平獎歷來提名最多的一次。

(美國之音記者愛瑪巴黎報導) 挪威和平獎評審委員會星期五在奧斯陸宣布,將二零零三年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伊朗女法官、律師、作家希林﹒艾巴迪,以獎勵她在伊朗人權,尤其是在爭取伊朗婦女兒童權益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這是首位穆斯林婦女獲得諾貝爾獎。

現年五十六歲的艾巴迪在伊朗是一位備受人們尊重敬佩的人物,曾於一九七五年到一九七九年間擔任德黑蘭市法院大法官,成為伊朗歷史上首位女法官。一九七九年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後,該國伊斯蘭宗教委員會下令解除了她的職位,理由是女性過於情緒化,不適宜擔任法官。艾巴迪隨後成為一名民主活動家,在由極端保守的穆斯林勢力控制的伊朗,為受害者提供司法協助,為伊朗婦女兒童爭取權益。她曾數次遭到當局監禁,並在現任改革派總統哈塔米一九九七年競選中發揮重大作用。

*呼籲伊朗政府釋放政治犯*

目前正在巴黎參加伊朗當代電影藝術研討會和伊朗人權問題辯論會的艾巴迪,在獲知自己得獎後感到非常意外,她表示將把這一獎項獻給全世界正在為爭取人權而抗爭的人們。艾巴迪隨後在巴黎召開的記者會上強調,伊斯蘭與人權的普遍價值觀並不抵觸。她說:“伊斯蘭與人權並不是兩個相互對抗的價值觀,如果我們對伊斯蘭教採取正確的、與人權普遍價值觀不發生衝突的詮釋,那麼人們會發現人類社會的任何變革都將是可能的,而所有支持這種變革的穆斯林今天都將會感到非常高興。”

當有記者問她對伊朗政府反應有何看法時,她說:“伊朗政府發言人今晨曾打電話對我獲獎予以祝賀,這對於本性樂觀的我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信號,我希望這一祝賀是真心的。”艾巴迪在記者會上同時呼籲伊朗政府立即釋放伊朗在押政治犯。

艾巴迪的獲獎受到歐洲多國領導人及歐盟委員會的熱烈祝賀。只有一九八三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前波蘭總統瓦文薩發出不同聲音,他認為今年的和平獎應該授予獲獎呼聲最高的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

歐洲輿論認為,挪威諾貝爾和平獎評審委員會將今年和平獎授予一名伊朗民主人權活動家,目的是向人們發出一個明確信號,即反恐怖主義的鬥爭應從反原教旨主義思想做起,應在穆斯林世界大力支持溫和改革派的鬥爭,從而避免由所謂的文明衝突所導致的戰爭。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