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名人

南宋四大家之一馬遠

【大紀元訊】馬遠在中國繪畫史上享有盛譽,與李唐,劉松年,夏圭並稱為南宋四大家。他的山水畫成就最大,獨樹一幟,與夏圭齊名,時稱「馬夏」,成為繪畫史上富有獨創性的大畫家。  

馬遠字遙父,號欽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濟),生長在錢塘(今杭州)。他的生卒和詳細經歷,很難查考。他為南宋光宗,寧宗兩朝(約1190-1224年)的畫院待詔。

  

馬遠的曾祖、祖父、父親、伯父、兄弟、兒子一連五代都是畫院畫家。其曾祖馬賁善畫花禽、人物、佛像,形成「馬家」 風格之後,為北宋徽宗朝宣和畫院待詔。祖父馬興祖是高宗紹興年間的畫師,精於鑒別古代文物,工花鳥,亦擅畫人物。叔父馬公顯與其父馬世榮在人物、山水、花鳥畫上無一不工,紹興年間任職待詔,並獲「賜金帶」。其兄馬逵也長於山水、人 物,尤工花鳥畫,造詣頗深。其子馬麟工人物畫、 山水、花卉, 曾為畫院祗侯。

  

馬遠出身於繪畫世家,家學淵源,自幼受藝術的熏陶,繼承家學並吸收李唐畫法, 形成了自己獨特風格。

  

馬遠的藝術成就以山水畫最為突出。他師法李唐,多用水墨,筆法雄奇簡練。作畫特點是佈局簡妙,線條硬勁,或用「斧劈」,水墨蒼勁,意境深邃清遠,標誌著南宋山水畫的時代特色。 在構圖上,馬遠一變五代、北宋以來的「全景式」,而是在取景上善於以偏概全,小中見大,只畫一角或半邊景物以表現廣大空間。故人稱「馬一角」,讚譽他的獨特畫風。其風格特點表現在或峭蜂直上而 不見頂;或絕壁直下而不見腳,或近山參天,遠山則低,或四面全空,僅畫一垂釣孤舟,使畫面達到了強烈的空間感,突出近景的藝術效果,如現存的《寒江獨釣圖》,是馬遠構圖技巧最成功的範例之一:一葉遍舟飄浮江面,漁翁獨坐垂釣。除四周寥寥幾筆微波外,全為空白;有力地襯托出江天空曠,寒意蕭條的氣象。 江、河、 湖、海真實生動地繪入紙上,實為世間之珍寶,為歷代書畫鑑賞家所珍重。 馬遠的人物花鳥畫,大多與山水緊密結合,專注刻畫人物及花的神態和人物的心理活動,具有詩一般的意境。如《 觀梅圖》是馬遠人物花卉畫中,最富有感情色彩的一幅心理描繪的傑作,畫幅不大,但內涵卻極為豐富。

  

記載中馬遠的繪畫作品數量較多,但流傳至今的已屈指可數。 重要作品有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大幅作品《踏歌圖》、《水圖》、 《梅石溪鳧圖》,及《寒山子像》、《孔丘像》、《石壁看遠圖 》、《高閣聽秋圖》等一些小幅真品,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有《 華燈侍宴圖》,美國納爾遜博物館收藏有《西遠雅集圖》卷,上海博物館收有三幅:《松下閒吟圖》、《倚松圖》和《雪屐觀梅圖》,還有少量作品散落在世界其他博物館及私人收藏家手中。

(文字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