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

文化旅遊:武夷山水簾洞

【大紀元訊】武夷山水簾洞原名唐曜洞天,位於丹霞嶂東面。唐曜洞天峰巔有兩道飛泉奔瀉而下,隨風飄灑,猶如燦爛的水簾,故後人改名「水簾洞」。

  水簾洞是武夷山最大的洞穴,高、寬名一百多米。洞頂斜覆而出,宛如一道飛簷,遮住了半邊天。洞門前終年流淌的兩股清泉,從一百多米高的巖頂飛瀉而下,微風過處,水珠搖曳分合,隨風飄灑,彷彿天女散花,又如懸掛的兩幅珠簾。正是「赤壁千尋晴拂雨,明珠萬顆畫垂簾。」隔簾望去,洞外的茶園竹叢,村落人家,一片迷矇,宛如一幅詩意朦朧的山水畫,別有一番韻致。

  水簾洞內,軒爽敞亮,可容數百人。巖壁上摩崖石刻比比皆是,「活源」兩字最為著名。

  出了洞口,磴道的右側,就是碧綠沉翠的浴龍池。水簾瀉入池中,不斷濺起水花,隨即又晃漾出一圈圈漣漪,煞是好看。遠望可見大幅石刻「自古晴簷終日雨,春秋花月一簾珠。」與瀑布相映成趣。

──轉自《世界旅遊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