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活

帶齒動物面紋玉飾

【大紀元10月30日訊】

新石器時代晚期/紅山文化/帶齒動物面紋玉飾

(約西元前4000至前3000年)

長19.9cm

寬6.88cm

厚0.27cm

  青緣玉,尚稱溫潤瑩透,器表因久埋於土中,略顯粗澀。雕一抽象的面紋;一對圓睜的大漩渦眼,鏤雕眉毛與瞳孔部份;額際兩側各凸出一長片,漩渦眼的下方又琢一排方扁形,兩兩成雙的牙齒。

  近年來,在分佈東北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遺址中,出土了三件帶齒動物面紋玉飾。綜合出土器、流散品等資料可知,這類玉飾的「牙齒」多作尖錐形,只有在較晚期的墓葬中,才出土方扁形牙齒的面紋玉雕。本院所藏著,不但牙齒完全扁薄方平。且大眼兩側的橫出部份,也發展的比較方平,肯定出自有意識的經營設計,才能創造出如此協調而有整體感的造形,應是紅山文化晚期的作品。

  帶齒動物面紋玉飾與勾雲玉珮都帶內厚而邊薄的彎勾,是典型的紅山文化玉器。它們多出土於極高等級的墓葬中,應象徵身份,祭祀神祖的禮器。(鄧淑蘋)

轉載於台彎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 著作權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