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全球景氣復甦 6大問題仍無法改善

【大紀元11月21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歐祥義╱台北報導〕經濟部昨日發表一份全球景氣復甦報告指出,此波景氣翻揚具有幾個特徵,包括企業微利或無利潤、失業、部門失衡、所得分配差異擴大、信用膨脹透支等問題仍無法改善的復甦形態。

 經濟部研發會針對此波世界景氣復甦之觀察,完成一份「此波世界景氣復甦之特徵與因應對策芻議」的研究報告。

 研發會指出,世界景氣自去(2002)年底復甦以來,呈現幾個較為特殊的特徵,首先是微利復甦或無利潤復甦:在各國政府不斷推出擴張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之激勵下,人為塑造之需求刺激買氣,廠商接單雖增加,但最終消費財整體供過於求之情形並未改善,企業平均毛利不增反減,企業微利化現象持續。

 其次是失業型復甦:景氣雖復甦,總體產量雖增加,但因新創就業機會增加有限,加上產業結構朝技術密集方向持續調整,甚至企業為提高利潤而進一步裁員,致結構性失業人口伴隨景氣復甦同步增加。我國、中國及南韓均面臨此一現象。

 第3是失衡性復甦:此波復甦集中在經濟體系中某單一部門,如大宗物資、上游原材料、關鍵零組件的補貨需求增加或航運運費的調漲,尤其與中國自身產能不足依賴進口之原物料價格均呈飆漲現象;集中在出口部門的增加,而非投資支出的穩健增加。

 第4是所得分配差異擴大形復甦:區域、產業、廠商或個人所得分配與所得成長及景氣循環擴張態勢格格不入,形成強者恆強、大者恆大之現象,資源與市場寡占之現象愈為明顯,競爭差距拉大。

 第5是信用膨脹透支形復甦:利率持續創新低、信用寬鬆,個人信用透支,以刷卡或分期付款方式購買汽車、房地產等耐久財支出。

 不論企業或消費者,在貸款取得成本降低、資金取得更為容易之情形下,金融機構潛藏之不良貸款風險增高,此一現象不論美國、日本、韓國及中國均難倖免。

 第6是長期超額供給形復甦:先進國家高購買力族群人口結構老化,出生率降低,需求反彈有限,未來需求動力將來自開發中國家所得快速提高過程中之低階消費。(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