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曾慶紅扣壓重要文件詭計敗露

高層內部分歧浮上檯面

【大紀元11月26日訊】中央書記處把黨內對政制、機制、憲法修訂和方針、政策、社會狀況等方面的爭議、分歧,由匯集來的一百多條,經過「過濾」、「精簡」、「刪減」,到了十七條,本文特予以披露之。

曾慶紅卡住政治局指令下達的文件

根據三中全會上所提及的問題和爭議(黨內匯集的各類意見一百多條),中央政治局責成中央書記處進行歸納,並指示全黨不准再搞爭議。書記處已經起草文件,原訂於十月二十日下達,但被曾慶紅卡住未發。

十月二十八日,胡錦濤出訪返國,才得知中央書記處、中央黨校、一些中央部委還在搞爭論,於是發問:中央政治局已有指令性決定了,吳邦國同志,溫家寶同志已簽字了,為什麼不發,究竟發生了什麼大事?

高層兩套批示

原來關於這一問題,中央高層有兩套批示。

溫家寶、吳邦國和劉雲山的批示:思想認識、工作步伐要統一到鄧小平理論上、實踐三個代表思想上,統一在胡錦濤同志為首的黨中央周圍。

曾慶紅、賈慶林和賀國強的批示卻強調:思想認識、工作方向,要統一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上,統一到黨的十六大精神上。

很明顯,這兩套批示,一個突出鄧小平理論和胡錦濤為首的黨中央,另一個是突出江澤民。

反對、阻止爭議的用意

其實,高層內部,對一些重要問題,一直存在著分歧意見。早在起草十六大工作報告時,曾慶紅就要突出「十三年成就」突出江澤民的三個代表思想,當時就受到李瑞環、尉健行、丁關根、田紀雲的批評:不尊重歷史、不尊重事實、不尊重科學。

三中全會後,中共中央決定下達文件,不准黨內展開爭議,其意除了避免影響中心工作、干擾胡溫施政外,還害怕爭議導致形成宗派。

現在北京市、山東省、江蘇省、福建省、吉林省、河南省、江西省等黨內常委的班子都鬧宗派活動,各自組織職屬向中央打報告,攻擊對方。

曾慶紅終於卡不住禁止爭議的文件

十月三十日,中共中央已經轉發了中宣部《關於就政制、機制發展改革、憲法部分修訂不展開爭議、辯論、不上報的意見》文件,曾慶紅卡不住這個文件的下達了。文件發至省、部級黨委、省級黨校、省級宣傳部門、省社會科學院、理論研究部門。

引致黨內爭議的十七個大政方針問題

經過歸納的黨內對政治體制、監督機制、憲法修訂、經濟金融改革及若干對外方針的十七個方面的爭議如下:

(一)政治體制改革的進度和改革的範圍;

(二)當前經濟、金融體制改革的政策和方向;

(三)黨政監督機制改革和社會各界、社會輿論對黨組織、政府部門的監督;

(四)中央下放給地方的立法權的範圍,經濟、金融權力的範圍;

(五)憲法修訂的範圍;

(六)憲法修訂中,關於保障私有財產的定義和範圍;

(七)黨政機構精簡、公務員體制改革方針;

(八)黨政幹部終身制,黨、政、人大、政協要輪流做滿三輪、四輪才休息的制度;

(九)公佈幹部及其家屬經濟收入、資產來源的申報制度;

(十)民主黨派人士、無黨派人士擔任政府部門正職的問題;

(十一)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和實現市場經濟發展的關係;

(十二)國企職工被強行下崗、買斷工齡的合法性;

(十三)對農村,農業、農民方針、政策長期不能貫徹的原因;

(據國務院研究室、中組部調研組的一份報告披露:地、廳級以上幹部子女在農村工作的,不到萬分之二;在縣內農科所工作的只有萬分之三;在大學選修農林專業的不到萬分之二。副省、部級以上,包括已離退休高幹的家屬子女在縣、鄉從事農林業的,全國不到十五人。)

(又,某現職人大副委員長近期說:黨和政府最關注的是農業、農民間題,事實上這也是建國五十四年來最失敗的政策。要改革,最現實的樣板,就是六十年代台灣土地改革的政策。)

(十四)當前社會風氣、道德敗壞、治安惡化和黨政部門腐敗的關係;

(十五)中央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其中對日本方針軟弱、經濟先導;

(十六)中央反制台獨勢力的方針政策被動、軟弱;

(十七)處理社會各界申請集會、遊行、示威的批准準則。

曾慶紅原想搞渾一池水

中央政治局不准再爭議的決定,旨在讓政治局常委會和有關部門分別處理黨內所提意見。據一些高層人士和學者分析,曾慶紅所以扣壓這個文件,是任由黨內繼續爭議,有搞渾一池水,以便渾水摸魚、衝擊胡溫「新政」的嫌疑。這是胡錦濤和江派爭鬥的一個焦點。曾慶紅的詭計終於敗露了。

分歧難泯爭議難休

不過,有些知情人士認為,即使禁止黨內對十七大問題公開爭議,但要處理好、解決好這些問題,是不容易的。因為這些問題,多半和權與利息息相關,例如幹部及其家屬的財產申報問題,由於涉及個人及其家屬的利益,不管爭議也好,不爭議也好,總是難處理、難解決的。這是官僚特權體制產生的惡性腫瘤也。

2003年11月動向雜誌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