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年終報導:台灣經濟緩慢復甦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2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張永泰報導)   台灣今年的經濟表現可說是緩慢復甦的一年。盡管有薩斯疫情的衝擊,經濟增長率預估仍將達到3.06%。雖然在野黨批評執政黨沒有搞好經濟,但是國際經濟研究機構幾乎都給予台灣不錯的評價。 *台灣經濟增長率3.59%*

台灣2001年經濟增長率出現了罕見的負增長2.18%之後,2002年景氣由谷底翻升,邁向復甦,經濟增長率是3.59%,2003年則是確定復甦,盡管有薩斯疫情的衝擊,不過,台灣總統陳水扁表示,仍然可望達到3.06%。

對此,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認為,雖然今年的經濟增長率表現尚可,但是,民間投資和消費不足值得注意。殷乃平說:“民間負投資是3.04%,而民間消費的增長只有0.82%,政府的投資負的更厲害了,公營事業的投資是負6.16%,政府投資是負0.65%,所以整體來看,今年經濟的萎縮是蠻明顯的,雖然第4季整個國際經濟景氣好轉,台灣出口有大幅增長,可是台灣今年的經濟增長還不是非常強勁。”

*經濟景氣看好信心提升*

不過,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博士則認為,經濟景氣確定復甦之後,民間信心自然會出現,因此投資也會逐漸展開。吳惠林說:“如果景氣復甦,復甦以後,經濟增長率會往上。往上以後,所得也會增加,對於消費也會有鼓勵作用。大家如果對經濟景氣看好,信心會提升。信心提升以後,就不會像過去那麼保守。其實,最近這幾個月百貨公司生意已經都不錯了。房地產的生意也不錯,尤其是百貨業,在景氣復甦的時候,據他們的經驗,都是落後指標,到最後才會表現出來。現在已經是表現往上揚了。關於投資,也是一樣。大家認為生意好,通貨緊縮的情況反轉,投資應該也會增加。”

*國際機構看好台灣經濟*

至於談到台灣2003年的經濟表現,在野黨仍然批評執政黨沒有搞好經濟。不過,一些國際著名的經濟研究或評比機構則幾乎都看好台灣的投資環境和經濟展望,例如英國《經濟學人》資訊中心(EIU)發布的《世界各國經商環境評估報告》指出,台灣的經商環境評比展望被列為[非常好]的等級,名次高居亞洲第3,全球第17名。標準普爾確認台灣長短期的主權評級,維持在[AA-]和[A-1+]的等級沒有改變,世界經濟論壇所公布《2003-2004全球競爭力報告》指出,台灣的總體競爭力保持在亞洲地區的領先地位,全球排名則位居第5。

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認為,如果台灣一些根本的經濟問題沒有改善,這些機構的預測就太過樂觀。殷乃平說:“因為政府的投資部份,雖然我們看到在選舉之前有很多新的投資方案提出來,可是真正要落實到經濟上,可能還要一段時間,要打一些折扣,因為台灣的財政狀況嚴格來講並不是很好。在這種情形下,這些脆弱的地方,如果不能快速的改善 — 當然,還有中國大陸對台灣產生的虹吸作用,台灣產業大量外移造成的後遺症,如果持續存在的話 — 對台灣國內的經濟來說是不利的。”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博士認為,台灣的經濟表現和過去相比,的確退步了一些,不過,和其他國家比較則並不遜色,國際機構的評比應該是客觀的。吳惠林說:“他們對台灣的商業環境,投資環境或競爭力的看法,甚至在亞洲都是排名第一的,所以國外對台灣的看法比較樂觀。過去兩年已經樂觀,今年大家也都在復甦了。我想更沒有理由看壞台灣,由國外對台灣的肯定,國內的總體指標都向上揚的情況下,我想我們會繼續往上爬才對。”

*薩斯對經濟打擊比預期小*

台灣今年出現了薩斯疫情,不僅嚴重衝擊台灣外銷業務的拓展,也影響了兩岸的商務往來,台灣企業老闆不僅紛紛取消大陸行程,也呼籲幹部盡量暫時不要回台。由於台港、台越航線,都是台灣航空業者最有利潤的航點,薩斯風暴也影響了這些航空公司今年業績表現,連帶也影響了旅館業和旅遊業。

政治大學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值得慶幸的是,回頭來看,薩斯疫情對經濟的打擊並沒有預期來的大。殷乃平說:“我想薩斯,很幸運的能在3個月之內完全控制並且消失掉了。如果是我們早期擔心的樣子,時間拉長的話,影響就更嚴重了。一方面,當然是天氣變熱了。另一方面,國內一些感染散播源被控制住了。不過,就第二季的經濟狀況來講,它的衝擊還是滿大的,從4月到6月,可是,第三季以後,薩斯的衝擊幾乎都看不到了。”

*流感等傳染病威脅值得重視*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博士指出,薩斯雖然已經過去了,但是,未來是否會捲土重來,誰都無法預料,而即使薩斯疫情不會再度出現,但是 ,類似薩斯,像是流感等傳染病的威脅值得重視。

吳惠林說:“所以,我們要好好去看。在薩斯期間,我們的因應有沒有問題,在那個時候,大家有一點手忙腳亂,以及人性方面,這方面反而更重要,因為大家有誠信,倫理道德,就會負起責任,不會使疫情擴大。對於消費等平常的行為,不會隱瞞,對於不知的症狀流行時才能阻止。由這個面來看,我們要透過一些檢討,那一段,4月到7月,這一季台灣整個經濟,到底衝擊如何。”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