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紀元綜述】北大清華兩會前爆炸震驚各界

社會公平亟待解決 隱藏危機應予正視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2月27日訊】當北京及其周邊七省市為「兩會」進行雷厲風行整頓治安行動之際,培育出中共無數領導人的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25日卻在90分鐘內先後遭受炸彈襲擊,至少造成九人受傷,其中兩人重傷。爆炸案令中南海感到震驚。中國官方媒體26日儘量淡化校園爆炸案,但港台有媒體指出﹐事件凸現中共當局應正視中國社會隱藏的動盪和危機。圖為25日北大爆炸案發生的現場。(法新社)

*清華六人腿傷北大三傷一人破肚

兩起爆炸案件的爆炸時間、地點相當接近,手法均是以自製黑色火藥作成的土製炸彈,公安部門研判關聯密切。高層已指示限期破案。

25日上午11時55分左右,距校長辦公室僅幾分鐘路程的清華大學教師職員餐廳「荷園」一樓,突然傳出一聲巨響,當時剛巧在二樓吃飯的新華社記者事後形容,當時感覺到整個餐廳劇烈搖晃,他衝到樓下看到大廳濃煙瀰漫,煙霧中充滿濃烈的火藥味。五分鐘後,第一部警車到場,公安隨即封鎖現場。六名傷者中,一名博士後研究生,一名是北京廣播學院的進修生,六人的受傷部位都在腿部。其中兩人傷勢較重,被送往北京第三醫院治療;四人傷勢較輕,在學校醫務室包紮。

就在清華的爆炸後約九十分鐘,北京大學校園內的「農園」餐廳一樓,在一時二十三分也發生爆炸。現場所見,餐廳門口的玻璃都被震碎,假天花及吊燈跌落。農園餐廳是北大最大、最豪華的餐廳,剛開業兩年,平時是最多人用膳的餐廳,所幸爆炸時已過了午餐的高峰期。北大的三名傷者中,一名餐廳管理員、一名餐廳清潔人員,及一名來餐廳應徵工作的北京海淀走讀大學生受傷。其中有一人肚子被炸出一個洞,傷勢嚴重,無生命危險。

*網上留言﹕拉登來了

兩校爆炸發生後,不少網民透過大陸網站發表對事件的意見。據蘋果日報報導﹐部份人認為爆炸涉及恐怖襲擊,有網民甚至指他在九一一事件發生時,看到國人幸災樂禍的笑容,已隱隱意料到今次爆炸事件。有網民直斥「恐怖主義是全世界的敵人」,並呼籲國人須團結,反對恐怖主義,呼喚和平。不過,有網民則質疑「中國也有恐怖主義?」甚至有人相信今次事件「更大可能是某些考不上這些學校的人報復行為」。而部份網民關注善後工作。有網民指雖然今次事件未造成重大損失,但其影響不能低估,並建議全國其他各重點大學須做好預防工作。

雖然不少網民在網上表達意見,但部份網民的意見稍後卻經已被刪除。

明報則引述了一些網絡留言﹕

◆「拉登他老人家總算是來了!」

◆「兩個學校先後在一天內同樣在食堂發生爆炸,怎麼能不將它們聯繫起來﹖怎麼又是平常的小事呢﹖」

◆「肯定是精心策劃的事件,時間地點的選擇有講究,有意避免了更大的後果。」

◆「我認為是動物園的被燒傷的狗熊幹的﹗它們報復來了﹗﹗」(按﹕清華一名學生曾將硫酸澆到動物園的黑熊身上,以檢驗黑熊抗痛能力。)

◆「清華的後勤真是有口皆憤,後勤的官僚唄,一直高高在上,這是給那幫領導們敲的警鐘。」

*北京治安惡化震撼大陸社會

台灣聯合報報導指出﹐人為爆炸案在大陸近年來常發生,但北京發生爆炸案卻相當不尋常,發生在北大和清華校園更是頭一遭。中共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再五天就要召開,北京校園連傳爆炸案;雖未造成嚴重傷亡,但爆炸地點選在大陸兩所頂尖的大學校園內,且前一天府右街另起餐廳爆炸案,就在兩會會場人民大會堂隔壁,強烈震撼大陸社會和中南海高層。

報導指﹐清華和北大的爆炸案不僅令北京公安臉上無光,也為北京的治安形勢亮出紅色警告牌。北京為大陸首善之區,公安、便衣人員滿街走,治安一級棒在大陸是出了名。上個月,北京市公安局局長馬振川才信心滿滿地透露,北京曾經有過兩次爆炸活動與恐怖活動有關,但都被公安迅速制服。馬振川還強調,北京不怕恐怖活動。言猶在耳,清華、北大爆炸案對北京公安的打擊,著實不小。

報導說,近年來大陸爆炸事件有增無減,尤其社會底層因長期失業、對社會不滿產生仇恨心理,常是炸彈事件的製造者。

*官方粉飾太平不敢正視問題

過去幾年,中國各地的治安不斷惡化。北大與清大這兩起爆炸案,並不是中國大陸社會唯一發生過的爆炸案,若細查近年全大陸到底發生過多少起爆炸案,可發現真是層出不窮。

例如二零零一年三月十六日,河北省石家莊市發生的巨大爆炸案,造成一百零八人死亡,而廣東中山市、甘肅省蘭州市、深圳、鄭州、成都、西安,江西都發生過爆炸案,如今連北京的大學校園也發生了爆炸,如果攤開中國大陸目前官方的全國行政圖,標示著曾經發生過爆炸案的省市,那樣的結果恐怕是令人吃驚的。

過去北京召開兩會前後,亦曾發生過炸彈爆炸案。一九九七年三月七日,北京召開兩會期間,西單鬧市發生巴士炸彈爆炸案,造成三十多人死傷,事後疆獨承認是其所為。而在同月五日,朝陽區一商廈附近亦發生汽車炸彈爆炸,傷亡情況不詳。

而這些爆炸事件,大陸媒體卻都採取淡化處理,甚至連導致上百名學齡兒童死亡的江西省芳林縣小學爆炸案,大陸官方主要喉舌人民日報海外版,當時都未見到這條新聞,所有版面都是當時舉行人大和政協兩會的新聞。

這次校園爆炸案﹐多數北京官方媒體都不報導或低調處理這起爆炸案,北京銷路最好的「北京晚報」,就隻字未提;影響力最大的中央電視台晚間新聞聯播也未作任何報導。

而中共為粉飾太平,也都將這些爆炸案定性為「刑事案件」,卻忽略了爆炸案本身隱含著更深層次的大陸社會已經進入動盪期的事實。

*社會公平亟待解決

中央社指出﹐事實上,中國大陸爆炸案的肇事人,有很大一部份都是中國官方無力公平解決個人衝突與公平分配資源的結果。兩起爆炸案讓人驚覺到,中國大陸近年改革開放,雖達成經濟上的發展,但也同時造成貧富差距與社會不公,甚至讓社會進入動盪期。

中國經濟雖然發展,但欠缺政治民主﹐導致處於社會貧富差距日深的民眾,在他們遇到問題時「申訴無門」。這些貧苦弱勢族群,在遇到委屈時,既沒有民意代表為他們出頭,更不會有媒體或者法院為他們主持公道。在這樣的狀況下,結果是社會中有股挫折感的潛流,隨時都可能以無法預料和暴力的方式出現,在沒有民主社會宣洩的管道下,自然成為社會不穩定的因子。

所以,即使現在國際上都將焦點放在中國大陸市場未來發展的潛力上,美國資深中國問題專家李侃如卻曾坦言,「西方看待中國,一般都假定中國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力量,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中國的前景還面臨另一種可能性,即衝突與動盪,進而力量受到削弱」。

文章最後指出,解決途徑是中國一方面藉由引入民主機制解決社會矛盾,另一方面改進司法制度,公平處理各種糾紛,以減少各種報復性爆炸案的導火線,否則大陸社會進入一個動盪期將不可避免。@(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