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神秘面紗盡褪 國軍預醫所要將成果民間化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5月18日訊】【中央社記者陳亦偉台北十八日電】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由於時代背景,過去被認為是台灣研究生物武器的場所,多年來鮮少曝光,這次因為抗SARS意外揭開神秘面紗,預醫所所長劉鴻文表示,台灣在過去二十年絕未研究生物武器,但對生物戰劑的偵檢卻有可觀成果,未來要將軍研成果轉型為具市場潛力的民間科技資產。

位於台北縣三峽的國軍預醫所,擁有流行病學、細菌學、免疫學、生化學、產程學、病毒學等研究組,更有台灣唯一的「P4第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配有獨立個人呼吸系統、等差式負壓、空氣過濾、沸水消毒等設備,可供研究空氣傳染的高致死率、高感染性致病源,是全世界第八座,目前全球也僅有十七座。

由於早年預醫所扮演台灣研發生化戰的角色,因此與過去的核研所,以及屏東九鵬飛彈試射基地,被國際間視為台灣具有發展「核生化」武器能量的三個單位,長期以來一直是國際衛星及情報單位監控的重點。

由於預醫所過去一直被外界認為是台灣研發生物武器的重鎮,這次陳水扁總統因為抗SARS前往視察,讓預醫所首度開放媒體進入,雖然包括P4實驗室在內的重點設施仍禁止記者採訪,但仍是一項突破,連陳總統都是繼故總統蔣經國以來第二位進入預醫所的中華民國總統。

擁有美、加兩國博士學位的劉鴻文表示,雖然台灣是少數有「P4生物實驗室」的國家之一,但他以「人格及職位」保證,台灣過去二十年從來沒有做過生物武器研發,近年來主要成果,是就可能被使用做為生物戰劑的細菌、病毒、毒素等微生物,研發快速偵檢方法。

劉鴻文指出,例如炭疽桿菌孢子做成的生物武器,預醫所對這部分就研發出相當好的偵檢試劑,能在五到十五分內,偵測出未知可疑粉末是否為炭疽孢子,準確率及靈敏度均達百分之九十九以上,「九一一」事件後,美國曾陸續遭受炭疽菌恐怖攻擊,當時台灣就提供偵檢試劑給美國,立下不少「戰功」。

國防方面,劉鴻文指出,國軍目前在因應生物戰上,已建置天花、鼠疫、炭疽熱及肉毒桿菌等生物戰劑的快速偵檢能力及完善防治標準作業程序,一旦遭受生物戰攻擊時,預醫所在國防部指揮下能快速啟動各戰區醫療網等防護機制,目前正積極建立機動性的即時預警系統(流動性實驗室)。

劉鴻文說,目前預醫所正全力分析SARS病毒的特性,除研發疫苗外,希望就是能做出SARS的快速偵檢試劑,能在幾分鐘內測出是否遭SARS感染,這對目前因疫情擴散導致民心浮動的台灣社會相當重要,偵檢試劑成功的那天,就是為台灣納入國際防疫體系多一項最有力的保證。

褪去神秘面紗後,劉鴻文指出,現階段預醫所努力的重點,是把國軍過去的研發成果轉成社會財產,即具有市場潛力的生物科技產品,比如腸病毒、登革熱的試劑,以及抗毒血清等,成功後可用於離島或落後國家,屆時當地就不用去訓練一批人員或建置昂貴器材,很多國家勢必得向台灣求助,極具市場競爭力,很多研發成果都能轉移,對台灣整個生物科技發展將有莫大助益。(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