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抗煞將軍:有必要規劃感染病專責醫院

【大紀元6月26日訊】中央社記者陳亦偉台北二十六日電,因為抗疫表現傑出而陞任國防部軍醫局醫療保健處少將處長的呂立群今天表示,只要將醫療動線做完整的規劃,其實大部分的醫院都足以應付SARS防疫工作,儘管目前疫情趨緩,但衛生署正規劃設置常設性的「感染病責任醫院」,屆時軍醫院也會納入考量,為傳染病防治貢獻力量。

國防部今天在三軍軍官俱樂部舉行九十二年第二次將官晉任典禮,呂立群在授階儀式後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防治像SARS這種高傳染性疾病,醫療院所的動線規劃最重要,軍醫院的機動性與貫徹命令的優良傳統,為這次防疫起關鍵作用。

國軍松山醫院院長於四月下旬台灣疫情爆發流行後即奉命收療由和平醫院轉來的SARS疑似病患,隨即在五月五日受命轉型為收療疑似病例的專責醫院,在國防部、衛生署及工研院協助下,以十四個工作天完成整建工作,共規劃一百零二間負壓隔離病房,開刀、洗腎、婦產的各種醫療設備一應俱全,安全防護達到國際水準,是國內第一所SARS全功能治療專屬醫院。

呂立群表示,松山醫院在處理SARS病患期間,包括隔離病房、護理站及所有醫療作業區均為負壓空間,而為避免院內及社區感染,空調、消毒、廢棄物處理及污水排放等工程均有嚴密完整規劃,一百零二間負壓病房,都裝設負壓空氣循環清淨機、紫外線殺菌消毒設備外,每個樓層空氣均由負壓區獨立流動,消毒後再排出。

以松山醫院為例,院內在轉型成防疫專責醫院後,將醫護人員、病患、廢水規劃為三條不同的作業動線;所有醫護、工作人員由側門出入,進出醫療大樓一律刷卡,並依標準作業程序穿戴防護衣,並透過監視系統進行嚴密管制,病患由大門進入,救護車進出前後都將消毒,病患進入醫院後依病情輕重安置不同樓層。

所有院內產生的廢棄物,都依醫療廢棄物標準處理,循固定路線,由專用電梯送至地下室,消毒儲存六小時後,再由環保署認可的專業公司以密閉專業車輛載送處理,病房產生之廢棄物全部視同感染性廢棄物,收集時分開消毒並增加套袋處理。

呂立群指出,其實只要相關醫療動線規劃妥當,大部分的公立醫院都能應付SARS的醫療,他不同意外界對國軍這次投入防疫的動員太慢的批評,因為在「防疫就是作戰」的前提下,國軍這次無論在收療病患、研發疫苗、消毒等工作,都在第一時間發揮功效。

至於有人認為,國軍應比照中共的模式,由軍方在第一時間迅速在遠離人口密集的地區,動用工兵興建類似野戰醫院的防疫醫院,呂立群覺得,台灣與大陸的情況不同,任何專責醫院設置時間、地點,乃至於裝備規劃,都需要慎重的評估,別人的作法未必適合台灣。

由於祖籍桃園,外界一直有傳言他是副總統呂秀蓮的堂弟,對此呂立群澄清表示,他與副總統互不認識,受授階典禮上,副總統也僅就他是桃園人表達關懷,只能算是桃園呂氏宗親,並非如外傳的有親戚關係。

呂立群表示,目前衛生署正在規劃「感染病專責醫院」的設置,評估軍醫院、公立醫院等非以營利為主要目的的單位,做為常設的可行性,事實上由這次的防疫經驗來看,也確實有必要設置類似機制應付日益變化的傳染性疾病,不能掉以輕心。(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