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台鐵公司化財務包袱 近一千八百億元政府承擔

【大紀元7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一日電)台鐵局長黃德治今天 向交通部長林陵三簡報台鐵公司化方案,確定台鐵高達 新台幣近一千八百億元的財務包袱應由政府承擔,並以

產作價方式成立基金解決預算困難。

交通部計畫明年六月底前完成台鐵公司化,讓台鐵 能以企業化方式經營,但台鐵目前每年虧損約一百億元 ,公司化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解決財務虧損問題。

台鐵目前每年支付退休員工的退撫金高達新台幣四 十五億元,占人事費用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二十五,雖然 台鐵的退休制度已在民國八十八年由原先的「恩給制」 改為「儲金制」,台鐵評估,長期來說,退撫負擔可逐漸減輕,但短期內仍是台鐵嚴重虧損的重要因素,估計台鐵改制公司化後所需要負擔的退撫金為九百六十七億元。

除了退撫金,公用性及歷史性的財務負擔,包括老殘折扣優待、不賺錢的支線小站等,也造成台鐵營運虧損,台鐵估計,現金債務到今年四月已達七百五十六億元,累積到明年六月將達八百三十億元。

另外,台鐵公司化時,員工退休擬給予的優惠條件,估計要加發經費達三億元,總計為了公司化而需解決的歷史財務包袱近一千八百億元。

但為避免造成政府編列預算的困擾,台鐵認為可以採取由台鐵非營業資產,以作價方式成立基金,解決台鐵歷史財務負擔。

根據台鐵的報告,台鐵目前固定資產有六千億元, 其中非營用資產有一千八百億元,正好符合台鐵歷史財 務問題需求。 林陵三同意台鐵提出的公司化方案,並強調要加強 與工會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