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天地

桿菌性痢疾、不明發燒不可怕 及早發現就醫最重要

【大紀元7月29日訊】時序進入炎熱的七月夏季,如果您發現家中成員發燒超過三週而且體溫高達38度以上,或是出現異常腹瀉,糞便中又帶有血絲的話,您要特別注意了!天主教耕莘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陳應盛今(九)日指出,他們可能已經罹患了不明原因發燒以及桿菌性痢疾而不自知!

此外,日前報載淡水鎮爆發桿菌性痢疾疫情以及台東縣一位女童因感染桿菌性痢疾致死的病例,使得民眾對於桿菌性痢疾的防治變得關心起來,加上持續的限水措施,飲用水可能不潔的情況下,陳應盛指出,如果家中成員出現莫名的38度以上高燒、腹瀉、噁心或是糞便中帶有血絲,最好趕快請專科醫師診治。

他表示,發生不明原因發燒的因子包括感染、惡性腫瘤、風濕免疫性疾病及藥物等,在台灣地區,如結核病、各種病毒感染(含愛滋病)等感染因子是最常見的致病因素,而年輕人則常因風濕免疫性疾病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引起不明原因發燒。

在不明原因發燒的診斷上,陳應盛表示,首先必須確定病患是否有發燒,其次,由於不明原因發燒通常是某種疾病的不典型表現,所以詢問病史是非常重要的,諸如近來是否出國?

飼養寵物?職業及工作環境為何?以及瞭解其家族病史、生活、飲食及用藥習慣等。

至於桿菌性痢疾,他指出,在台灣地區最常見的急性傳染性胃腸炎就是桿菌性痢疾所引起的。

他繼續指出,桿菌性痢疾係由志賀桿菌(shigella)感染所產生的疾病,多發生於夏季,常出現腹瀉、糞便血絲、噁心、嘔吐、痙攣、有時伴隨發燒或毒血症,如果為小朋友,可能會出現抽搐,少數病患會形成更嚴重的腸炎,甚至造成敗血症,導致死亡。

那末要如何做好預防桿菌性痢疾的日常保健?陳應盛表示,日常家中糞便的處理應注意是否直接排放至衛生下水道、廁所保持清潔以及便後與工作後一定要洗手等都是應當遵行的。

其實,不明原因發燒以及桿菌性痢疾都屬於感染性疾病的一種,陳應盛呼籲,只要您及早發現並儘早就醫,切實遵從專科醫師的指示服藥治療,還是可以及早痊癒的。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