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園地

我唸書,你們付錢?

【大紀元7月30日訊】低學費政策的背後,是透過政府對大家課稅,再補貼給受教育者,也就形成「我唸書,你們付錢」!

選舉又到了,教育問題(或稱教改)自然成為過去一個月以來,輿論上沸沸揚揚的討論話題。有人要「反高學費」,有人要求「快樂學習」,更有人要求「重建教育」。此外,由於大家都在教育體制掙扎過,似乎也都理所當然地可以憑個人經驗來談談「千瘡百孔」的教育問題。

我國教育體制最主要的結構性問題是,由於政府強力主導與管制,不但人們被剝奪了選擇的權力,喪失了磨練選擇能力並為選擇負責的機會;教育機會的提供者,包括學校與老師,也因為沒有「被選擇」的壓力,給再多的教育經費也「卓越」不起來。

個人付多少學費,其實不只是「公平」的問題,更攸關教育市場是否能有效率運作。事實上,從來不存在什麼「高學費」或「低學費」的問題,只有學費補貼政策的問題。大學當然是貴的,政府重重管制下的大學更貴。學費之所以能夠「低」,是高額補貼加上管制就學機會所促成的。關心「低學費」的朋友們,請思考以下幾個基本的問題。

一、我讀大學對我個人有什麼好處?對我的隔壁鄰居又有什麼好處?

二、讀大學對我的好處會不會比付出的學費多?如果不會,我為什麼要念大學?如果好處比學費多,我的鄰居為什麼要被政府強迫幫我付學費?

三、如果我的鄰居也覺得念大學的好處比他自己付出的學費多,也想念大學,為什麼他至少要「考」得和我一樣好才有「資格」念大學?

四、我知道上大學是值得的投資,但是我和我父母一時付不出學費,我的鄰居願意透過政府借錢給我,畢業後再還。我為什麼還一臉不高興,要逼迫政府強迫我的鄰居幫我付學費?

五、如果跑到鄰居家裡勒索是非法的,為什麼透過政府強迫鄰居掏錢出來,就是一種正義高尚的行為。

六、沒錯,我家比較窮,父親是工人或農人,但為什麼我隔壁的工人就必須幫我付學費,順便還要幫其他有錢人家的子女付學費。

七、十幾年前,像我考這樣分數的人,並不會有繳學費的苦惱,因為我根本沒機會繳學費。現在,我有機會借錢繳學費。我為什麼還要和那些以前就有機會念大學,現在抱怨大學生太多,子女卻繳很少學費甚至政府幾乎全額補助學費的人一樣生氣。

當然,你還聽過許多政府應該補貼大學學費的說法。例如有人說:「讀大學不只對自己有好處,對社會也有好處。」即使這個說法是對的,也只是說明應有更多人讀大學,而不是應該補貼那些即使沒補貼也能自力或貸款讀大學的人。也有人說:「大學生太多了」、「不是所有人都應該讀大學」。那就問他們:「你讀了大學嗎?」、「你的子女讀了大學嗎?」、「你覺得你的子女應不應該讀大學?」──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