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第七屆文藝獎揭曉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8日訊】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所主辦的「第七屆國家文藝獎」昨天公布得獎名單,文學類白先勇、美術類的陳慧坤、音樂類的潘皇龍,以及戲劇類的顧正秋四位同獲殊榮,舞蹈類則從缺。

 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指出,今年舞蹈類有六位人選在決審會議過程中討論,但評審認為諸位提名人未來仍有發展空間,且就舞蹈類生態而言,需要的是國藝會補助在平時多多挹注,提供發展機會而非獎項,今年舞蹈類「從缺」為國家文藝獎確立審核更加嚴謹的機制。

 此外,林曼麗也提到在總統府文化獎、行政院文化獎,與民間的台新藝術獎與等獎項紛紛推出時,國家文藝獎如何維持其尊崇地位,性格必須更明確與鮮明,九月前將針對國家文藝獎的機制與辦法多加討論,也納入建築、電影是否自美術與戲劇類中獨立設項的可能性,希望「國家文藝獎」能夠就辦法、機制與獎項類別等調整後,明年以新辦法辦理。

 今年國家文藝獎由原先的文學類、美術類、表演藝術類三項,改為文學類、美術類、音樂類、戲劇類、舞蹈類,在自由申請、推薦、提名委員會提名及歷屆決選名單四種管道下,經過初審、複審暨決選的程序,昨天董事會通過文學類白先勇、美術類陳慧坤、音樂類潘皇龍,以及戲劇類顧正秋的得獎名單。其中,陳慧坤與顧正秋皆為首次提名就得獎,潘皇龍則已是第四次提名了。

 國藝會指出,國家文藝獎以獎勵「累積性成就」的傑出文藝工作者為主,今年戲劇類針對「電影導演」、美術類對「建築」等是否獨立設獎多做討論,林曼麗表示,雖然電影獎項已有很多,但電影導演們認為過於商業化,期待獲得國家文藝獎肯定,至於「建築」想從美術中出線也非容易的事,未來將會討論建築與電影單獨設獎的可行性。她認為「從缺」的嚴審機制確立國家文藝獎的尊崇性,現在國家文藝獎到了檢討與反省的時候,在獎項林立時「不進則退」,兩個月內將積極就現有藝文生態研擬獎項類別與辦法。

 面對國家文藝獎舞蹈類今年從缺,舞蹈家古名伸認為舞蹈界近年來創作力與演出,跟戲劇與音樂等相較同樣十分蓬勃,且也未感到有「人才斷層」的情況出現,因此從缺可能是評審在會議桌前產生的化學變化而撞擊出的結果,尊重評審決定。

 不過,古名伸也強調雖然舞蹈的從事人員總數較其他類別來得少,但累積成就、努力的過程與投入的心力卻是相同的,她不認為會出現年年從缺的情況,「如果真的發生,就表示國家文藝獎有問題了。」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