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外籍配偶及其子女教育 政府推出多項方案

【大紀元1月26日報導】跨國婚姻問題面面觀 系列十一(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二十六日電)針對外籍配偶與大陸配偶的教育需求,教育部最近研議完成「建立外籍配偶終身學習體系中程計畫」草案,外籍與大陸配偶的子女教育需求,則納入擴大教育優先區規畫,九十三年度教育優先區補助指標與項目內涵也已完成研修草案,將提供大陸及外籍配偶子女積極性的差別待遇。

這些計畫也將納入正在研訂、銜接第一期教育改革五年計畫的新「五年教育促進方案」草案,近日報行政院核定後即開始實施,外籍配偶及其子女教育的推動計畫納入落實弱勢照顧實踐社會正義的項目,預估到九十七年底,要使教育優先區受補助學校師生滿意度達七成以上,所有大陸及外籍配偶子女接受課後照顧協助,大陸及外籍配偶接受教育協助的人數比率超過七成。

建立外籍配偶終身學習體系方面,目前先以成人教育班為辦理重點,去年專案補助各縣市政府辦理外籍配偶識字班三百九十一班,今年四月將先研發完成外籍配偶成人基本教育教材及中越語文教師手冊,並結合民間團體製播相關電視節目,把教材上網資源分享。

教育部社教司司長劉奕權表示,外籍配偶語言文化溝通問題可能帶來子女教育問題,因此,中央與地方政府都十分重視並積極辦理外籍配偶成人教育,除了教育部社教司負責外籍配偶識字教育、國教司負責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外,內政部也研擬完成「外籍與大陸配偶輔導與教育專案」五年計畫送行政院核定中,預定九十三年開始投入新台幣七億元經費分五年執行。

劉奕權說,外籍配偶的終身教育擬分階段進行,未來五年到九十七年是第一階段,以學習語言文字及獲取生活基本知能、促進社會適應能力為目標,九十八年以後,以持續獲取生活知能,強化社會適應,提升教育文化水準,培養終身學習態度,納入終身教育體系,完全融入台灣社會生活體系為目標。

第一階段五年計畫將花費三億七千一百萬元,推動外籍配偶及其家庭學習需求研究及課程發展、進行師資培訓、辦理外籍配偶家庭終身學習活動及研習和多元文化教育、加強正向尊重多元文化宣導、推動東南亞文化國際合作、建置外籍配偶教育資訊網絡平台,還要督導、考核與獎勵。

例如,將調查研究外籍配偶及其家庭各種學習需求、偏好學習方式、學習困難與障礙、家庭問題及效益評估,做為輔導入學、確定學習內容、選擇適當學習方式的依據;邀請學者專家研訂學習內容及各相關多元文化教育議題;編訂教材且由淺入深、分級施教;方式多元包括授課、個別教學、自我學習、影帶教學輔導或線上學習,也推動各縣市政府因地制宜自編教材。

再如師資培訓,將招訓各縣市政府成人基本教育研習班教師、現職國中小教師、退休人員、家庭教育中心及社區志工或大專院校學生、外籍神職人員等的師資及輔導員,培訓項目有專業知能、教學方法與技巧、多元文化觀點、相關國家的人文社會觀念、外籍配偶的心理及問題等。

外籍配偶子女的教育輔助將納入「教育優先區計畫」,例如外籍配偶所生子女較多的區域將優先補助增設幼稚園,並加強輔導其子女的學習生活,還要透過親職教育的課程設計,協助外籍配偶以適當態度及方式教養子女,並妥善面對及處理子女入學可能衍生的語言、課業及人際關係問題。教育部國教司司長吳財順也呼籲所有國小校長要提醒教師,教師要自我提醒,對包括外籍配偶子女、原住民、單親子女等弱勢學生要隨時補強教學,建立學習題庫,使學習好的可加深加廣,學習差的可做基礎補強,教師也可全面照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