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雪地搜救缺裝備和訓練 花蓮消防局建議改善

【大紀元1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三十日電)三名學生在磐石山紮營進行水鹿生態研究計畫,遭遇大雪受困,相關單位動員陸空救難人員進行搜救,但因山區積雪實在太深,嚴重阻礙地面搜救隊伍的推進,花蓮縣消防局指出,缺乏雪地搜救裝備和訓練的問題亟待改善,才能因應未來類似任務的要求。

學生受困磐石山主峰營地事件,經台中空中消防隊直昇機上午成功救起後,危機已暫時宣告解除,目前只剩留守磐石山西峰基地營的一名台灣師大學生,堅持留在山區繼續進行研究計畫不願下山,不過因糧食和燃料充足,並無立即危險。

相關單位為避免發生山難意外,一月二十八日起展開陸空搜救行動,地面搜救隊伍前進指揮中心由花蓮縣消防局大隊長林建億擔任指揮官,但從地面推進到磐石山基地營的路程因積雪太深,預估如果順利也需五至七天才能到達,加上缺乏雪地搜救裝備和訓練,林建億感到相當挫折。

林建億指出,其實全台並沒有具有雪地搜救訓練合格人員,且雪地登山和搜救的裝備也非常少,雪地登山的困難度又相當高,尤其是山區雪況變化多端,在積雪嚴重又下雨的情形下,使用的裝備與一般雪地也不同,行進速度不僅緩慢,連搜救人員自身的安全都成問題。

林建億說,地面搜救人員都急切想早一點抵達學生的基地營進行援救,但缺裝備、積雪嚴重、無雪地搜救訓練和經驗等問題,導致搜救人員只能望雪興嘆,他認為未來救難訓練應列入雪地搜救項目,並強化雪地搜救裝備,以因應未來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對於高山通訊問題,林建億也認為有必要改善,他指出,搜救工作要順利進行,必須要能確實、即時掌握各項訊息,才能依據消息研判出最迅速、安全、可靠的搜救路線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