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璀燦

府城安平劍獅避邪鎮宅

【大紀元1月6日訊】(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市四日電)

「劍獅」是台南市安平地區民宅特有的避邪物,從清朝到日據時代,安平家家戶戶都有劍獅,但時代演變,安平古宅一棟棟消失,安平到底還剩下多少劍獅,沒有定論,安平劍獅地方文化館最新統計,安平僅有三十七處古宅還保留劍獅。

1995年,「台灣第一街」的台南市安平區延平街拆除時,大家都知道安平民宅有劍獅,卻不覺得安平劍獅有何特別之處,直到數年前安平文化活動興起時,安平劍獅才逐漸被視為地方的文化資產。

安平劍獅起源有不同的說法,從民間、學者到文史工作室都有不一樣的考據。

有一說,安平劍獅是清朝時隨中國大陸移民傳來,獅子被認為是萬獸之王,聲音震伏百獸,民間用來避邪鎮宅。

另有人認為,安平劍獅是清朝水師將刀劍插入盾牌的獅頭牙縫所形成的習俗,成功大學教授石萬壽解釋說,這是當時的一種賭博方式,插入刀劍必須沒有碰觸到銳牙,才算是獲勝。

赤崁文史工作室鄭道聰說,安平以前是清朝水師駐紮地,軍人返家習慣將刀、盾掛在門口衣架,讓宵小卻步,久而久之成為風尚,以劍獅作為屋宅避邪物。

安平劍獅地方文化館館長陳國崇考據說,安平劍獅主要是紀念鄭成功,當時鄭成功來台,軍隊和人民雜居,士兵盾牌繪有獅頭,待鄭克塽降清後,人民為紀念鄭成功,才在屋宅雕塑劍獅。

一般來說,劍獅的材質有木雕、泥塑、洗石子等物製成,多放在門簷、照壁上,每隻劍獅的造型都不同。

安平是台南市的舊聚落,早年家家戶戶都有劍獅,但經過闢路、房屋整建,安平古宅消逝,使劍獅幾乎成為絕響,台南市文化資產協會多年前曾調查,安平劍獅只剩四十二隻。

安平劍獅地方文化館最新調查,安平還有三十七處古宅保有劍獅,但有些新居也開始雕塑新的劍獅,材質雕工都不錯。目前,安平劍獅地方文化館已製作劍獅導覽地圖,讓遊客得以在安平舊部落的羊腸小徑內尋覓古宅劍獅,一睹安平早年的風尚習俗。(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