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集

【專欄】凌鋒:中國以強硬態度回應台灣的善意

【大紀元10月23日訊】陳水扁總統在國慶演說中向中國表示善意﹐倡議以九二會談基礎及制定海峽行為準則等來改善兩岸關係後﹐中國做出了一些反應﹐從目前看來﹐這個反應並不友善﹐辜負了台灣和國際社會對它的期望。

中國官方的反應至今主要有以下兩次﹕

第一﹐在10月13日的國台辦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官方首次做出反應﹐國台辦發言人張銘清說,陳水扁“講緩和是假,搞台獨是真”。並且再次恐嚇“只會帶來重大災難”。

第二﹐國台辦副主任王在希10月18日在倫敦的中國駐英使館與旅英華僑代表座談時說﹐陳水扁的講話是“鼓吹台獨最露骨的一次,挑釁性最大的一次”。

此外﹐中國也開動“一言堂”的宣傳機器製造“主旋律”﹐除了境外喉舌與親中媒體外﹐“人民日報”也披掛上陣﹐發表多篇署名文章﹐對陳水扁總統的國慶講話開展“革命大批判”﹐內容如同上述。

按照中國的反應看來﹐台灣的善意變成惡意﹐甚至是“最露骨”﹑“最挑釁”的一次﹐也就是說﹐有這個講話比沒有更糟﹐有這個善意比沒有任何善意更糟。也許﹐台灣要天天罵﹐中國才會感到痛快﹐正如台灣現在不談“反攻大陸”﹐北京反而感到不舒服。

北京會發表如此令人感到意外的反應﹐估計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北京流氓政權欺軟怕硬的本質。每當台灣強硬時﹐北京做出讓步﹕每當台灣表示善意時﹐北京就露出強橫面目。如在三通問題上﹐台灣拒絕﹐北京就收回“一中原則”而改為“兩岸航線”﹐近來台灣表示善意﹐要同北京談﹐北京卻立刻表示是“國內航線”。對如何認識“九二”會談﹐北京也是這種態度。

二﹐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江胡鬥爭”剛告一段落。胡錦濤擔心他剛接班台灣就出招為難他﹐所以必須以強硬姿態出現﹐使台灣認識到“無機可趁”﹐也避免江澤民借機反攻倒算。

三﹐最近中俄關係上中國一直在吃俄國的虧﹐不論總理溫家寶訪問莫斯科﹐還是普廷訪問中國都是如此。中國在邊界協議上做了很多讓步﹐為了要俄國的武器與石油。這個長期向民眾隱瞞的割讓國土事件開始為民眾注意﹐為了轉移視線﹐就需要在台海製造新的事件。

四﹐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江澤民的親信﹐也是中共黨內實權派的曾慶紅在解釋十六屆四中全會關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問題時﹐把統一台灣也列在提高執政能力的範疇中。這表達了甚麼信息值得關注。在台灣問題上曾慶紅與胡錦濤是否一致﹐也應該觀察。

但是中國的這種反應到底不夠正常﹐所以在這方面會失去國際輿論的同情﹐會損害到中國的形象。因此估計它不可能這樣強硬下去。因為如果把話說絕了﹐將來就失去任何解決兩岸問題的彈性﹐只有打仗這條道路。這樣只能使美國﹑日本等越來越站在台灣這一邊。有消息說﹐美國國務卿鮑威爾不久可能訪問北京﹐促使中國同台灣會談。目前美國總統選舉選情未明﹐布希不管是否會不會連任總統而派鮑威爾訪問北京﹐可見不但是對兩岸問題的重視﹐也是對北京的強硬態度感到疑惑而必須實地了解。當然﹐北京也會趁這個時候大數台灣的不是來挑撥台美關係﹐這點台灣應該有所準備﹐因為鮑威爾對台灣的態度﹐同五角大樓是有一點區別的。

不論中國的反應如何﹐台灣必須重視兩岸關係改善的重要﹐所以在堅持主權原則與自己尊嚴的同時﹐必須不斷向北京釋出善意﹐哪怕知道北京欺軟怕硬而會更加欺負台灣﹐也必須這樣做﹐一方面表達台灣的誠意﹐另一方面也是策略的需要﹐讓世界更理解台灣﹐了解兩岸關係存在問題的實質在哪裡﹖到底誰在挑釁﹐誰在企圖製造戰爭﹖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