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蒐奇

立鼎九州 垂教萬國 — 軒轅黃帝(二)

紡織繪繡 冠服威嚴

嫘祖聰明溫順,是黃帝的正妃。她在海濱游玩時看到樹上有軟綿綿的白團,掰開看,裡面有小蟲,土人告訴她採桑養蠶的方法,嫘祖就帶了許多白團回都放在器皿中。過了幾天這些白團中飛出蛾,雌雄相配,生下很多小卵,到了來年的春天,小蟲子破卵而出,這就是蠶。嫘祖照土人的話採鮮嫩的桑葉餵養它們,蠶越長越大,桑葉也漸漸老了,蠶的身體開始變得白亮有光,這時它們就不再吃桑葉了。嫘祖把它們移到乾淨的稻草上,它們吐出潔白的絲將自己包起來,這就是茧。把茧投入沸水中繅出絲來,上機杼織成布帛,就可以量體裁衣了。

女節是黃帝的次妃,她種了白、黃、紫三種顏色的木棉,到木棉開花的時候採花去子,把花擊鬆,用紡車搖而引之,成為棉紗,然後再上織布機就能織出棉布來。她還把苧麻的皮織成粗布,透氣涼爽,可以做成夏季的衣裳。

彤魚氏美麗而賢慧,是黃帝的第三位妃子。她把絲攪成線,將鐵磨成針,在衣裳上剌繡生動的魚龍花鳥,令衣裳更加漂亮。

常先造了幾種冠:天子之冠冕上有覆,前低後高,象徵恭敬;前後垂有絲繩貫穿的玉珠,謂之「旒」;天子冠冕用旒十二列,每旒有玉珠十二顆,玉珠有朱、白、蒼、黃、玄五彩,垂到離肩一寸的地方。三公用旒九列,每旒九珠,垂掛九寸,玉珠朱、白、蒼三彩。諸侯用旒七列,每旒七珠,垂掛七寸,玉珠朱、綠二彩。附庸之國用旒五列,每旒五珠,垂掛五寸,玉珠純彩。士庶有冠無冕。冕之兩旁當耳垂掛兩條棉綴,謂之「黈纊」,象徵掩聽及虛己待人。冕冠造好後常先將它進獻給黃帝,黃帝接受了它,加封常先為冕侯。

胡曹受命作袞服九章:一曰龍,天子袞服上有兩條龍,一升一降,玄衣黃裳,象徵天地之正色(三公之服只有一條降龍);二曰山,三曰華蟲, 四曰火,五曰宗彝,六曰藻,七曰粉米,八曰黼,九曰黻,皆剌繡於裳。袞服九章作成後胡曹被加封為袞伯。

在大殿議朝時,黃帝頭載冕冠,身穿袞服,胸前佩帶美玉,儀容端祥而美好、神色凝重而威嚴,臣民悄然肅穆,心生敬仰。由此冕冠與袞服成了中原歷朝歷代帝王不可缺少的服飾。(待續)

(香港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