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中國突然升息 加重宏觀調控 原物料、航運股大跌

【大紀元10月30日訊】〔自由時報李錦奇報導〕中國大陸無預警升息,市場解讀為宏觀調控力道加重,並擔心原物料、航運股將首當其衝,致使相關族群股價昨天全面重挫,航運股跌幅4.32%,鋼鐵股跌幅2.59%,水泥股跌幅2.31%。相對地,電子股、金融股表態撐盤,勉強讓台股收小紅上漲10.37點,以5705.93點作收。

法人圈近來一直傳聞中國大陸將二度宏觀調控,評估中國可能在升息或人民幣升息間,選擇其中一項政策,沒想到中國大陸突然宣布升息,法人圈表示「這是最糟糕的狀況,升息代表先前實施宏觀調控效果不如預期」,迫使中國選擇升息,進一步抑制過熱景氣。

國際投信研究部副總楊師銘前晚獲悉中國升息,立即評論中國上次宏觀調控,針對的是特殊行業、房地產,這一回升息卻會造成全面性影響,市場難免以利空解讀,尤其是原物料、傳產、航運股恐將首當其衝。

法人圈也普遍持類似看法,使得相關類股昨天開盤便遭一陣急殺,尤其是本土法人拚命拋出手中持股,深恐今年4月宏觀調控宣佈後原物料、航運股的大跌走勢再度重演。

寶來證券國際金融部首席策略分析師歐宏杰表示,中國透過升息來壓抑物價,可視為更進一步的宏觀調控,原物料類股短期勢必持續修正。

歐宏杰以香港H股為例,因是中國股市原物料股集中地,上回宏觀調控受嚴重衝擊,短短1個月跌幅超過3成。

匯豐中華投信副總石正同認為,中國大陸升息後,房市需求恐將減緩,拖累鋼鐵、水泥等原物料及建材類股短期受壓抑,載送原物料的航運類股也同步受累,中概股因升息影響資金借貸成本,類股表現也可能受限。

JF怡富資產管理集團認為,中國升息時機讓人意外,短線上,會影響全球市場心理面,影響原物料需求,以鋼鐵、原油、金屬礦等產業最受衝擊,預料相關股價面臨另一波修正,建議投資人減少相關類股持股。

展望後市,法人圈認為,投資人宜暫時避開原物料、航運相關類股,靜待升息風暴沈澱。

至於台股後市,則得看電子、金融能否接棒演出,同時得觀察11月2日美國總統大選結果,以及美股、亞洲主要股市反映。另外,第3季季報後續效應也應留意,反倒是11月4日高等法院預定要宣判總統大選無效官司,法人圈認為應無翻盤意外,並未列為重大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