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性新聞

透視中國都市女子「不婚族」

【大紀元11月17日訊】有人說,沒有婚姻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但近年來發現,越來越多屆於婚齡的都市女性卻遲遲沒有跨入婚姻這道門檻,而這群人中又以「白領」居多。她們高學歷、高薪水,在物質上已經不用依賴男人,在事業上甚至超過男性的成功。她們出入高尚寫字樓和智能化的住宅小區,注重品位,談吐優雅,只是少了來自親密愛人的關愛。

據新華網報導,晚婚甚至「不婚」在中國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現象,一份人口普查的數據表明,中國單身人群正日漸龐大:1982年中國的單身戶是174萬戶,到了1990年有800多萬人沒有婚配;現在僅南京市單身男女就達到了40萬,北京和上海兩地已經衝破百萬之眾。

中國和都市單身女性大都存在「三高」特點:學歷高,基本上都具有本科以上學歷,部分還屬於「海歸」派;收入高,年薪在5萬元以上,一部分甚至已經超過50萬元;社會層次高,要麼在熱門行業任職,要麼在單位任中層幹部以上職務。

但就情感方面來說,「三高」的直接結果是這些女性擇偶標準的飆升,同時又由於自身的職業特點失卻了部分女性應有的嬌柔,因此陷入一種暫時難覓理想情郎的感情困頓。

在四川米蘭服飾公司任高階職務的王小姐分析說,許多擁有「三高」身份的未婚女性其實也都或多或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她們對於感情的要求和選擇更是苛刻:追求精益求精、盡量完美的境界。這樣的女性需要的是在事業、素養等各方面超過、至少和她們平等的男性的「配合」。

但在現實生活中,「三高」女姓們的這種目標性極強的選擇屢屢碰壁,許多她們理想的男性對象,恰恰很難選擇具有「三高」標籤的女性,因為對大多數男性而言,他們一般不喜歡強大的女性。

據社會學家測算,一個30歲的女研究生,若按傳統標準擇偶,其選擇面只有0.2%,而按「三不計較」(年齡、學歷、婚喪離異不計較)擇偶,選擇面也只能擴大到18%。在一個網站的問卷調查中,72%的男性表示自己不願意與能力高出自己很多的女人結婚。

已經過了而立之年的王小姐在某跨國公司從事推廣工作,她說了一個笑話,一對男女在酒吧中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可是男人得知女的是哈佛畢業後,卻在禮貌性地說了句「很高興認識你」後轉身就走。

婚姻是人生中一個重要的過程,但是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都市女姓寧願承受社會的非議,而選擇不結婚呢?

有不少白領女性不願結婚,是害怕那些婚姻帶來的繁重家務活、生養孩子的義務、照顧丈夫和老人的責任,有的則是怕結婚後感情不能長久,給自己帶來傷害,有的對自身或對方不夠完美過分擔憂,有的害怕感情還不成熟時結婚以後會不幸福總之,女性對婚姻缺乏信心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都聲稱自己有「婚姻恐懼症」。

有人說在忙碌現實的物質時代,連愛情也變成了速食快餐,愛情和婚姻不但可以用金錢來衡量,質量也大大下降,於是出現了很多實用主義者,於是出現了另一種女性「不婚族」,她們的內心深處渴望愛情和家庭,但是既不願意「遊戲人生」,也不願意「湊合日子」,為尋求真愛,甘願耐心等待。

26歲的劉小姐在一家著名品牌的化妝品公司做項目主管,非常珍惜她目前的事業成,並且不認同「工作好不如嫁得好」這種輕視自身能力的觀點。她說,先發展事業再談感情是現代女性最明智的選擇,而女性在經濟狀況各方面都穩定下來的時候相對更容易獲得男性的尊重。

社會學家指出,愛情與事業其實並不矛盾,也不一定非要恪守哪個先哪個後。對於現代都市女性而言,最好是在順其自然的同時,明辯不同時段中事業愛情的輕重緩急,在理智的思考後做出最適合自身的選擇,以獲取最大的平衡。@(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