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本土商品期貨 黃金可能跑第一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梅英╱專題報導

台灣期貨市場蓬勃發展,繼選擇權、利率期貨商品上路後,目前在4大期貨商品中,僅剩下商品期貨尚未完備,原本在電腦公會理事長黃崇仁極力奔走下,DRAM期貨有希望成為台灣第1個商品期貨,不過卡在具公信力的指數編製有相當難度,因此,根據期交所規劃,黃金期貨可能成為台灣第1項商品期貨。

國內是全球主要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生產國,自從期交所董事長王得山上任以來,對於推動DRAM商品期貨一直相當積極,幾度與電腦公會理事長黃崇仁拜訪國內主要DRAM廠商,希望獲得支持。不過王得山表示,雖然DRAM已經是成熟性商品,價格變動性大,業者確實有此避險需求,但編纂一套具備公信力的價格指標存在相當難度。

過去期交所從無到有為了編纂具公信力的利率指標,先後與財金資訊公司及台灣票券集中保管結算公司合作,歷時2年才建置出一套令市場認同的「短期利率指標編製系統」,而DRAM期貨涉及更敏感的交易價格,除了一般外界熟知的現貨報價外,還有所謂內盤價,而內盤價格通常被視為業界機密,大廠若不願意公布,則該指標便不具意義。

卡在指標編籐遲無法解決下,DRAM期貨可能與先前研究後就決定放棄的TFT-LCD(液晶薄膜顯示器 )商品期貨一樣,最後的下場也是胎死腹中。

而期交所自從推出選擇權、利率期貨之後,所謂4大期貨商品就剩下商品期貨這一塊,對於日漸跟上國際腳步的期交所而言,補齊這一塊商品意義大於實際上的市場需求考量。

日前金管會主委龔照勝訪美與美國芝加哥交易所達成互掛商品的共識,而被提出來的互掛商品就是芝加哥交易所的小型黃金期貨,只是,期交所評估後認為,互掛商品難度絕非一般想像,因為牽涉到兩個國家的結算制度、交易時間、匯率、稅率等問題,投資人面臨的投資風險可能是加倍。

王得山表示,在眾多商品期貨中,黃金期貨是較為可行的一項商品,也已經邀請學者專家研究,相較於芝加哥的小型黃金期貨,台灣自行推出的黃金期貨進度可能較快。

不過與利率期貨一樣,學者在研究台灣推出黃金期貨可行性上,對於結算究竟採現金交割或實物交割,還是各有看法。

一般國外推出商品期貨通常是採取實物交割,惟考量國情,公債期貨推出後,實物交割反而造成大多數參與者困擾,因為賣方到期時交出的債券通常是陳年債券,目前期交所已經準備研議將現行利率期貨現金交割的賠償金降到零,也就是讓市場現金交割與實物交割真正並行。

因此,在黃金期貨究竟現金交割與實物交割尚未有定論,若最後結果是採取現金交割,則編纂一套可靠指標又需要時間下,短期內期交所在商品期貨這塊市場上還是會暫時缺席。

業者倒是已經走在前頭,國內最大期貨商寶來瑞富期貨公司在年初引進美國芝加哥黃金期貨交易平台,並接受芝加哥交易所邀請,擔任其在亞洲區的造市者,最近在美元趨跌,黃金價格飆漲下,交易人數也成長許多。

儘管商品期貨短期間內推出不易,但期交所已經準備明年在選擇權商品上趁勝追擊,再推出金融期選擇權與電子期選擇權2項新商品。

建議使用IE 4.0以上版本以800*600模式觀看以達最佳瀏覽效果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