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百科

癲癇發作 不要拿硬物塞嘴巴

【大紀元11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美珠╱竹市報導

 碰到癲癇的病人該怎麼辦?衛生署新竹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吳俊德說,拜託大家,不要再以訛傳訛,拿東西給病人咬,這樣做不但無法防止患者咬傷舌頭,反而可能造成更大的傷害。

 吳俊德說,坊間一直以來都誤以為癲癇發作時,未免患者全身大抽筋,把舌頭咬斷,所以要立刻拿硬物塞入其嘴巴,因此就是使勁吃奶的力氣,也要把患者的嘴巴扳開。

 其實癲癇發作的時間,平均只有三到五分鐘,發作時確實有可能咬傷舌頭,造成舌頭破皮,但還不至於會咬斷。但若強以外力扳開患者的嘴、牙齒,不但有可能弄斷患者的牙齒,欲救人者還反有被咬傷的可能。

 新竹地檢署日前就發生一起,家暴案的被告,開庭期間疑因情緒過於激動,突然間引發癲癇。

 在場法警為防他咬舌,措手不及下,竟奮不顧身的把自己的手試圖塞入被告口中,最後雖沒幫上忙,卻反被咬傷,事後還提心吊膽,擔心萬一因此染上其他傳染病。

 不過讓檢、警面面相覷的,不是被告的突然發病,而是獲報趕到的消防員竟略顯責備的說,「讓他躺平,發作完,不就沒事了?」吳俊德肯定消防員的說法。

 他說,國人目前粗估共有十五萬名癲癇患者,平均每百人,就會碰上一例。

 萬一真的碰上癲癇病患發作,在場人只要使其躺平、避免跌倒,並把他的頭部往左側擺放,避免嘔吐物堵塞住呼吸道,其他只要在旁陪伴,靜待其發作完畢即可。除非整個大抽筋時間已超過十分鐘,為避免後續發生橫紋肌溶血症,進而引發腎衰竭危及其性命,這時才有必要送醫。

 吳俊德也說,引發癲癇的原因很多,除了小兒熱痙攣、長期酗酒、藥物濫用後突然戒斷,或是中風後傷口結痂放電及腦瘤等病變外,最主要的仍是「原因不明」,且迄今有三成,在經常性用藥控制下,仍演變成「頑型」癲癇症,而被列為輕度殘障。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