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休閒

天才的轉變 黃海倫培養深刻內涵

【大紀元12月1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趙靜瑜╱專訪) 從「天才」轉變到「音樂家」這一條路,五歲就登台的鋼琴家黃海倫深刻經歷,自認已經蛻變成蝶的黃海倫說,「天才」到「音樂家」之間的距離,只是端於有沒有用「腦袋」,可不可以付出更多深刻的內容給樂迷,「只要誠實面對自己,面對音樂,面對樂迷,相信會有人聽見。」

 以前小時候在華納的錄音,黃海倫都已經收起來,不會再去聽它。「覺得還好,但不太滿意。」黃海倫笑說,上個月她音樂會完,回到家,已經很晚,隨手打開收音機,聽見一首舒曼的鋼琴曲,「我在想,這是誰彈的呀?」結果聽到最後,居然是自己在十三歲時所錄製的專輯,「哇,當然是還好啦,但不是太滿意。」黃海倫說她很幸運,「我是真的喜歡音樂,喜歡坐在鋼琴前面演奏。」現在黃海倫已經長大,從茱莉亞音樂學院畢業,暫時決定不再繼續念書,真正展開全職音樂家生涯。

 不像很多台灣學生是被父母親苦苦相逼,「音樂是一輩子的興趣,不做音樂家,也可以做樂迷,去領略古典音樂的美好。」對黃海倫來說,郎朗這種行銷重於內涵的鋼琴家「好像是這個時代的音樂家」,但她並不是,「我相信只要對自己誠實,一定會有共鳴。」

 從五歲就開始演奏的黃海倫,已在國際樂壇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合作過的樂團包括紐約愛樂、費城管弦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蒙特婁交響樂團、匹茲堡交響樂團、以色列室內管弦樂團等。自從一九九五年與庫特‧馬舒指揮紐約愛樂首度合作以來,黃海倫和紐約愛樂便建立起密切的關係。她也曾經幫阿格麗希代打,與柏林愛樂合作音樂會,現在除了跟恩師卡普林斯基繼續習琴之外,也不定時到德國漢諾威彈給名師阿瑞.瓦利(Arie Vardi )聽,有這些樂壇名人為黃海倫掌音樂之舵,黃海倫更具信心。

 12日早上抵達台灣,黃海倫時差還在,就已經趕著跟「Taiwan connection」胡乃元等音樂家們一起練習室內樂,眼神雖然疲憊,但是演奏的是她最喜愛的舒曼,「練完再回去休息。」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