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美議員籲歐盟 勿解除對中武禁

【大紀元12月3日訊】〔自由時報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一日報導〕二十五位美國眾議員於十一月三十日聯名致函歐盟輪值主席,也是荷蘭外長包肯奈德(Jan Peter Balkenende),呼籲歐盟不要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

由於美國國會大選後會期所剩時間有限,無法在會期內通過十月中提出的第五一二號決議案,提案的眾議員夏波與布朗決定改採聯名致函方式,在數日內獲得二十五位議員簽名。

二十多位議員在信裡表示,他們相信歐洲應該將其他民主國家的立場納入考量。美國、日本以及其他環繞在中國周邊的國家,如南韓及台灣的態度都應被列入贊成或反對解除禁運的辯論中。這些國家很明顯地不支持歐盟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限制。

美國眾議員表示,希望歐盟輪值主席能利用職務身分,與歐盟會員們合作,確保對中國的武器禁運限制能夠繼續下去。

在美國國會進行遊說工作的台灣人公共事務會會長吳明基表示,明年將是歐盟裁決是否對中國解除軍售禁令的關鍵年,美國行政部門與國會一致反對。

台灣人公共事務會要將遊說歐盟維持禁運當做明年首要工作重點。

——————————————————————————–

〔自由時報記者王平宇/台北報導〕台灣外交部長陳唐山昨日召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及歐盟等駐台代表,針對歐盟可能考慮解除對中國軍售禁令之發展,表達台灣嚴正立場及關切。

陳唐山強調,中國一再宣稱不放棄以武力犯台,並以六百餘枚飛彈瞄準台灣,歐盟是否解除對中國的軍售禁令攸關台灣安全、區域穩定及世界和平,台灣亟盼歐盟維持禁令,並請相關駐台代表將台灣關切忠實轉報各該國政府。

鑒於「歐盟 – 中國高峰會」十二月八日即將在荷蘭海牙舉行,陳唐山再度籲請歐盟及其會員國基於維護自由、民主、人權及全球和平與安全之理念,在與中國發展雙邊關係之同時,切勿以犧牲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的權益為條件。

陳唐山指出,歐盟在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後決定對中國採取軍售禁令的主要原因,即係因中國的極權獨裁政權,迫害人權。

長久以來各種事例均顯示,中國的人權紀錄仍未見改善,故針對中國採取軍售禁令的原因迄未消失。(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