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憲法學者:憲法必須維持穩定 政治才能穩定

【大紀元2月16日訊】(據中央社康世人報導) 在台灣總統候選人紛紛提出制憲或修憲之際,包括胡佛、蘇永欽等憲法學者都呼籲,憲法應該維持穩定,才能建立憲法權威,使政治長治久安。

但在體制上,民進黨立委沈富雄提出自創的「總統總理合一制」,有學者則主張全部移植法國雙首長制,有的則認為,原來憲法五權內閣制已經很好。

由王作榮擔任董事長的范馨香法學基金會,上午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辦「中央憲政體制的抉擇與配套」研討會,邀請國內著名憲政學者胡佛、司法院前大法官吳庚、政大法律系教授蘇永欽及民主進步黨立委沈富雄(台北市)與談。

胡佛說,他決定退休不教憲法,是因為過去修了六次憲法,不知道憲法要怎麼教,沒想到現在又要修憲;舊的憲法不一定不好,英國在十三世紀一二一五年提出的大憲章,還有美國一七八九年制定的憲法,也都用到現在。

胡佛、蘇永欽等人認為,過去修憲經常因為部份人士貪圖方便而修改,包括拿掉立法院閣揆同意權、總統選舉相對多數即可當選等,都未能考量長治久安的未來,修憲次數過多也導致沒有憲政權威可以作為行政權、立法權衝突時第三公正的仲裁,大法官也刻意以模糊方式迴避補救憲法漏洞的權利;因此,他們強調,憲法應維持穩定,才能培養憲法權威,才能讓政治穩定下來。

另一方面,蘇永欽主張,乾脆完整移植法國雙首長制,讓大法官無法以模糊解釋來逃避責任,建立司法審查的公正權威;但吳庚則認為,憲政上完全「拷貝制度」不可行;胡佛主張原有的五權內閣制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沈富雄則認為,藍綠兩邊提出的修憲、制憲方案,都無法解決台灣憲政問題,接著,他拿出自己研究擬定的「總統總理合一制」加以說明。

沈富雄主張,總統經絕對多數選出,並廢除行政院由總統組閣,且半數閣員由國會議員出任;遇到朝小野大時,總統於就職之日或國會通過對內閣不信任案之日起一個月,總統應提出國會可接受的新內閣,這段期間總統可試圖去遊說、裂解在野黨,若一個月內不提出,就需要接受國會多數黨所提內閣名單。

他分析,這樣的制度,符合台灣總統直選又有直接權力並對人民負責,也可維持穩定多數的穩定內閣;但這套制度也有過分穩定是否會少了反對黨制衡等問題。

吳庚、蘇永欽對沈富雄的制度提出疑問,如總統及國會多數都是同一政黨時,可能成為集權力於一身的超級總統,以及總統屬少數黨時,權力形同遭到架空等。不過,蘇永欽仍稱讚這是一套創新的制度,問題也並非不能解決。(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