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聞

香港教育大躍進:改革 削資 校園暴力

【大紀元2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吳雪兒報導/董建華政府推陳出新的教育改革政策和一再削減教育經費的惡果逐漸顯現。近日校園暴力事件不斷發生,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校園暴力事件與政府近年推行的教育改革和削減教育經費有關;更有議員形容,校園有欺凌和暴力問題,但當前教育界面對最大的暴力和欺凌就是政府要削減教育經費。

削減教資是短視做法

有四十年教學經驗的立法會議員司徒華表示,政府向教育經費開刀,既不合理,也是一種短視的做法。他說,教育經費不能一年增加一年減少;削減教育經費對未來社會和經濟發展所造成的損害,將來再增加也無法彌補。



他指近幾年的教育改革,使老師的工作量(包括一些與教學無關的工作)大增,放鬆了對學生的照顧和了解,才引起現在的問題。所以政府應該檢討整個教育改革,無效益的工作如寫大量的報告或文件,就不應該費心去做。

港府暴力欺凌教育界

要解決校園暴力問題,司徒華認為,學校應該減輕老師的工作量,花多點時間在學生的德育上,同時,政府應該加強學校的社工輔導工作。不過,社工界亦面對資源不足、人手短缺問題,這是政府續年削減社會福利開支的結果。



而教育界立法會議員張文光表示,特首董建華和財政司司長唐英年「互扯貓尾,失信於民」:董稱要投資教育,而唐則要削減教育經費。張又說,最近教統局局長李國章說要關注校院內的欺凌和暴力問題,但當前教育界面對最大的暴力和欺凌就是削減教育經費。



校園暴力為社會縮影

學校與社工合作計劃召集人黃克廉認為,校園暴力問題一直存在,嚴重只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他認為,校園暴力是整個社會狀況的縮影,現時社會的道德被經濟元素衝擊得大厲害,只要有經濟價值,沒有人理會道德要求,是非不分。

另外,社會及政府給學校的任務太多,近幾年政府大力鼓吹教育改革,令老師的負擔加重,教育的成效建基於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教師和學生接觸的時間減少是最直接影響教育質數的原因。



近期揭發校園暴力事件表

揭發日期 案發地區 學校 事件 備註
去年 11月13日 大角咀 不明 3名就讀中二至中四泰國籍學生外出午膳時,遭10多名同校學生圍毆,被人追逐用皮帶鞭打,受傷學生回校求助報警送院 警方反黑組接手調查,暫無人被捕
去年 11月13日 旺角 不明 2名穿校服中學生在旺角弼街鬧市拳來腳往扭打,1名食環署休班職員途經擬勸架,遭其中1人狂噬襲擊,該職員負傷將2人制服後報警 警方拘捕2學生
去年 12月19日 上水 喇沙中學 11名16至18歲就讀中五男生,由去年9月開始(於去年11月21日至12月1日10天內5度圍毆)在課室及學校男更衣室拳打腳踢和用椅子毒打男 班長至倒臥於血泊,疑兇事後清理現場。有學生把全過程拍下,還透過 ICQ及互聯網流傳,事件才曝光 11名打人學生被控1項襲擊導致他人身體受傷及4項普通襲擊罪名,其中10人認罪,2人被判入勞教中心及更生中心,另2人被判感化18個月,其餘6 人候判;只剩1人不認罪,押後至6月開審。最初校方以「性質輕微」為由而無報警。1名中三學生稱學校近來常發生暴力事件,指責校方隱瞞事實,同學都感投訴無門 ,只好在18日該名學生再被群毆時,偷拍連環圖片,向傳媒披露
2月11日 深水 (土步) 廠商會中學 有傳媒收到影像,1名瘦弱中五畢業生在課室內遭至少10名同學拳打腳踢頭部、背部及胸部等,甚至被人用桌子襲擊和被踢下體,導致口角流血及滿身腳印 。有數名學生在走廊外經過,但只駐足觀看甚至面露微笑。網上流傳片段,可見其中一次圍毆事件曾驚動老師 校長麥愛英稱覺得只是學生「玩得幾唔斯文」、並非欺凌事件而沒有報警的言論遭批評。警方主動與校方聯絡,但遭拒。校方更對採訪媒體諸多刁難。警方其 後拘捕涉案8名17至18歲畢業生,各暫准保釋外出,本月底到警署報到
2月14日 新蒲崗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 1男教師多次勸喻1男生不要在課室進食,遭男生襲擊 校方在發生學生打老師事件當日已向學生講解事發經過,並進行輔導;與老師商討後報警
2月15日 將軍澳 翠林�h葛量洪校友會小學 3名小六生遭同校2名小五生當街襲擊,其中1少年被3呎長繩鏈打傷面部,留下8吋長傷痕,另2人遭拳打腳踢,面及背部受傷 逞兇者是一對兄弟(13及14歲),逃去4句鐘後向警署投案,警方列毆打傷人案處理。2人16日對事件深感悔疚,寫公開信向3名受害者道歉,希望獲 得原諒及給予改過自新機會
2月16日 新蒲崗 樂善堂王仲銘中學 中一11歲男生因長達5個月受欺凌,被3名同學譏笑、指甲抓傷手臂、強迫每天午膳替疑兇掉飯盒、掌摑、捏頸、痛毆腹部等,而產生心理陰影致不敢上學 ,最後更退學 1名15歲男生被捕,暫准保釋候查。受害學生被欺凌初期,校方指只是玩耍,未有嚴懲疑兇
2月16日 銅鑼灣 保良局院舍 2月3日1名8歲女童疑因在院舍洗手間內用水淋潑另1名11歲女童,遭對方腳踢,8歲女童向社監投訴,社監即時對11歲女童處罰 8歲女童返家後告訴母親,其母於2月7日到屯門警署報案,警方拘捕該11歲女童,將案列作普通毆打案,女童暫准保釋,3月底再報到
2月16日 天水圍 東涌明愛華德中書院 1名中四女生,2月15日在天水圍遭2名女同學及同學2名友人圍毆和狂咬手臂,並遭強行剪去頭髮及恐嚇淋屎尿不准報警,她事後到屯門醫院求醫。翌日 ,受虐女生臉頰紅腫,頭髮凌亂,情緒惶恐,在兄長陪同下返校,在校方建議下報警 警方16日帶走2名15及16歲涉案女生。被凌辱女生暫時停學。校方15日已向全體學生發出家長信解釋事件始末,16日安排5名社工到學校輔導學生
2月16日 東涌 靈糧堂怡文中學 1名中二學生疑自去年11月開始,先後3次被1名同學勒索金錢,供其買零食及禮物,其間曾被擲粉筆威嚇。男生2月13日向校方投訴遭同學欺凌,由校 方報警 警方以勒索及偷竊罪名拘捕1名13歲男生。該校另外4名學生因涉嫌打傷2名同學亦被捕
2月16日 慈雲山 神召會馬理信紀念學校 2月10日午飯時,遭人飛擲玻璃片,擊中一名姓劉(十七歲)中五女生,幸未受傷,校方連日調查無果,在女生家長要求下報警 暫無人被捕
2月17日 天水圍 香島中學 1名雙失青年與友人在天水圍頌富街市外,遭6名身穿校服、手持利刀及剪刀的香島中學學生襲擊,該青年背部被剪刀刺傷送院 身兼立法會議員的香島中學校長楊耀忠18日承認該校6名中二至中四生涉案。學生稱當時遭8名黑社會分子圍毆,他們才反抗。其中1名學生到警署自首
2月17日 天水圍 不明 1名中三男生為防洞孔結合在耳窿上插上一枚幼針,女老師恐幼針傷及他,故勸喻他將針取出並斥責他不應上學戴耳環,他突情緒失控,拍抬踢椅發洩,校方 報警,警方接報派出3輛衝鋒車共10多名警員到場,但男生已回復平靜 警員口頭警告該男生
2月17日 沙田 不明 一群惡學生指1名男路人對他們「眼超超」,其中2人拳打腳踢該路人,途人見狀喝止及報警,惡學生才離去 暫無人被捕
2月17日 港島西區 不明 1間中學的中二男生遭3名同學毆打,後由母親等陪同到警署報案,送往瑪麗醫院檢驗 暫無人被捕



教改礙老師正視問題

曾經當過三年特殊教育學校校長的城市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駱秉培博士表示,校園暴力一直存在,只是近日事件被傳媒曝光,令校園暴力事件看似是一種社會發展趨勢。他指引起暴力行為的因素有很多,因此處理校園暴力問題需要各方面合作。

駱博士認為學校應該正視問題,不要隱瞞。不過,現時學校推行很多政策都要求老師配合,這樣會令老師無暇留意學生的言行。

下正確處理情緒良方

家庭方面,駱博士建議,家長應該灌輸正確的價值觀給小朋友,還要監察孩子收看的電影節目、閱讀的書籍,讓孩子在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中成長;同時要關懷子女,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教導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如不要以發脾氣、擲東西或罵弟妹等方法來發洩不滿情緒,以免助長孩子的攻擊性行為,以致在學校也容易出現暴力傾向。

駱博士說,解決暴力事件的方法有很多,主要視乎涉案的學生個別情況,故輔導前,應聆聽學生的情況至少半小時,才能對症下藥,最重要的是向學生解釋他們的行為為何不當。他又說,通常有反社會行為包括暴力的青少年,都不太懂得處理所遇到的負面行為,如遭別人取笑。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