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聞

香港回歸後的新聞自由程度有什麽改變?

【大紀元2月9日訊】(自由亞洲電台駐香港記者心語採訪報導)在回歸前後,共擔任13年的香港廣播處處長張敏儀,首次公開承認,在任期間,特區政府高層不斷向他施壓,希望香港電台能夠大量減少時事諷刺性節目,但評論認為,言論自由是香港優勢之一,港府應該亟力重視。

退休將近兩年的香港前廣播處處長張敏儀,在72年加駐香港電台,由導演作起,最後出任廣播處長長達13年之久,99年被特區政府調職到日本,出任香港駐中京經貿處首席代表,而調任的原因,外界認為鄭甘國事件。

回歸之後,前臺灣駐港最高代表中華旅行社總經理鄭安國,在香港電台的香港家書的節目當中,講述兩國論問題,被親中陣營大力批評,認為是宣傳台獨言論。當時中國副總理錢其琛,表示在香港宣傳兩國論,破壞了一國兩制的原則,港台因而備受壓力,而作為廣播處處長的張敏儀,在這個事件發生不久之後,就被調到日本。

本台記者打電話給鄭安國,他說,當時他在港台只是解釋李登輝的兩國論,沒有想到會遭到這麼多的批評,但他直到現在仍然認為:「覺得這個事情,其實讓香港人多瞭解台灣之間的狀況,多了解台灣當時若干的一些現象、政策,其實增進台港之間了解是有幫助的,而不應該從宣傳、政治爭議這角度來看。」

張敏儀在香港有線電視台的訪問中,透露表示,發生鄭甘國事件之前,政府高層已經3次要求他調職,他說鄭安國事件只是他調職的導火線,而港府高層不滿的是諷刺性的時事節目。一向關心傳媒工作的張敏儀認為,回歸之後,部份傳媒有自我審查。

他表示,做傳媒要承認,有自我審查,在80、90年代初期,有很多討論可以公開說出,例如:為何中國到現在還不能夠統一台灣?那時可以公開討論,有報紙報導,但是現在一定沒有這些情況,張敏儀回憶,港英年代時期,他說當時港督部政司,即使不高興傳媒發表任何不利的言論,但也不會採取制裁的行動,他們始終都接受政府與傳媒有制衡的作用。不過,張敏儀仍然表示,現實傳媒多元化下,香港新聞自由度仍然是很高的。

而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馮定謙希望,政府要善加利用香港的優勢。他對本台說:「香港的新聞還是比較自由,我覺得有1個趨勢是香港政府不把這個東西當作最重要的東西,宣傳香港的時候,都說香港是亞洲都市、亞洲經濟很好啊,但是沒有把最重要的元素放進去他們宣傳的一部份,所以我覺得,現在香港政府沒有這個概念,就是自由知識是非常重要,而且現在香港經濟這麼差,還是有很多國際公司總部在香港,這是其中原因。」

張敏儀在訪問當中又談到89年的64事件,他說如果六四事件有平反的一天,可以說全世界人的心結都解開。

(以上據自由亞洲電台錄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