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兩會日記:霧裡看花

【大紀元3月12日訊】BBC中文網記者蒙克3月11日北京報道,今天人民大會堂又有新聞發佈會,中國高級金融官員談金融政策和改革等內容,一樓新聞發佈廳坐無虛席,旁邊還有不少站立的記者。

大概有400-500名記者到場,大概是到目前為止兩會期間最擁擠的新聞發佈會。估計記者媒體普遍有”重商主義”,因為兩會期間乃至平時,中國真正的政治新聞缺乏(指政治爭論和辯論),所以媒體注意力才集中到金融官僚談金融政策。

另外,經濟領域報道算是限制較少的領域,記者發揮餘地更大。但我感覺一般記者也是霧裡看花,一年政府金融機構在人大做一次報告,統計數字均出自金融系統內部,記者其實只有聽的份。記者算是掌握信息多於平常人了,所以可以想像,媒體報道金融官僚談金融,老百姓聽了更是雲裡霧裡。

不過台上的官員(央行行長周小川和銀行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人劉明康)侃侃而談,顯得十分專業。劉明康在講話中更有夾雜英文術語的習慣,更顯得精通業務和國際化。一個半小時的新聞發佈會中,最令我佩服的就是翻譯小姐百裡挑一的高超的翻譯水平和工作的辛苦。

令人不解的是那些攝影攝像記者。發佈會場內電視攝像機有30台左右,還有差不多數量的長焦距照相機以及後面的操作者。攝影攝像的人們手持昂貴的日本裝備,從始至終都在滿地遊走,形成新聞發佈會上記者抓拍記者的局面。可能記者的活動也反映了兩會的特點,即記者報道會議,記者報道記者報道會議,有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意思。我在第一天的招待會上就被中央電視台的攝像機對準,問我對兩會感興趣的內容,可能是我回答出乎人家的意料,所以失去了露臉的機會。

可以想像中國記者報道受到許多限制。那麼多人擁擠在新聞發佈廳,加上人民網和新華網在裡面的十幾台上網電腦在做即時報道,但是考慮到官員講話抑揚頓挫,一字一板,再算上翻譯時間,四、五個提問機會當中的兩個就給了中央電視台,實際發佈內容並不多。但是記者人多勢眾,必然發佈會被”過度報道”(overreporting)。

有澇就有旱,媒體也免不了有”不足報道”(underreporting)。新聞發佈會後記者們陸續從大會堂東門出來,走到西交民巷東口的時候,有上訪人群在悄悄詢問誰是記者,希望記者能夠報道他們的陳述的”冤情”。沒有記者停下來聽一聽是否有新聞可做,當然他們可能擔心附近虎視眈眈的巡警注意。七個來自遼寧瀋陽農村的老年男女對我講述他們被強迫拆遷。據說黑幫分子幫助政府拆遷,威脅毆打被拆遷戶,為拆為瀋陽市擴建讓路的經過。他們說代表全村兩千多名喊冤者,還給我看了兩千人的簽字和指印。他們說在北京被警察阻擋騷擾,遼寧當地官員帶治安人員尾隨他們到北京,用暴力阻止他們上訪。兩位老年人訴說的時候已經泣不成聲。

其實國內媒體也經常報道環境問題和弱勢群體權利受侵害。可問題是最受公眾關注的,本來應該上頭條的消息被不是消息的消息(不是問題的問題)所取代,於是乎,頭版頭條充斥了會議消息和領導人講話。

(http://www.dajiyuan.com)